生猪出现过剩
2006年,受生猪价格过低和突发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影响,中国生猪生产下降明显,导致2007年5月以后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养猪户热情高涨,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建筑、工商等其他行业的资金也纷纷进入养猪业,有些企业集团更是投巨资发展养猪业。同时,国家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了对养猪业的扶持。
农业部畜牧司的资料显示,3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49亿头,同比增长8.5%,比正常水平高9.5%;能繁母猪存栏为4942万头,同比增长20.3%,比正常水平高20.5%。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的比重为10.6%,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生猪出场价格持续下跌,达到两年来的最低点。据发改委统计,5月6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粮比价(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为5.9∶1,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地区的生猪养殖已出现亏损。
据生猪养殖大省四川对当地18市68县的监测,上周的猪粮比价继续下跌,规模养殖户已连续4周亏损,而且情况还在加剧。全省平均猪粮比价为5.14∶1,较上周下跌0.44点。
四川省安岳县朝明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熊朝明告诉CBN记者,按目前每斤3.9元的收购价,卖一头仔猪要亏200元。卖了收不回本钱,但多养一天又多耗费一天的饲养成本。
熊朝明介绍说,2007年该县建的290多家养猪合作社,有近一半的猪场都已经空了。现在除了等待市场行情好转,就是希望政府能尽快采取相关支持措施。
供过于求一时难以改变
年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要求相关部门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分别或同时启动发布预警信息、增加冻肉储备、调整政府补贴、进出口调节等措施。
发改委此次发布预警信息,属首次启动预案,实施的是三级响应中规定的措施之一。三级响应的措施还包括:当猪粮比价连续四周处于6∶1~5.5∶1之间(蓝色区域)时,相关部门根据市场情况增加地方冻肉储备,并着手做好实施二级响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生猪生产具有较长的周期性,虽然已经发布了预警信息,但是供过于求的局面一时还难以改变,生猪价格还会进一步走低。”中国农科院一位专家告诉CBN记者。
该专家认为,生猪价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今后应密切关注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提早预测市场供给量,并及时向养殖户发布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