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猪价格在2010年元旦过后开始下滑,到现在已经有7周多的时间,春节过后价格徘徊在每市斤4~4.5元之间,松原、白城出现了每市斤3.8元的价格。这样养殖户每出栏一头200斤的猪,按现在的饲料成本和仔猪成本计算,亏损在150~200元不等。我们热线每天的电话三分之一是询问生猪价格的,其中一部分农民想知道下降的原因;而大部分农民关心的则是什么时间政府能启动调控预案,用储备收购带动猪价上涨;也有一部分农民有不同的声音,他们询问冻肉储备投放市场什么时间结束,期待市场猪肉供应量减少后生猪价格的恢复;还有个别没有土地的农民,存栏30~50头生猪的小养猪户则呼吁撑不下去了。
目前,吉林省农户出售生猪的平均价格是每斤4.1元,养猪户采购玉米的价格是每斤0.7元,28个水分折干价格是0.84元。这样计算此时的猪粮比价是5∶1以下。按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规定,属于价格重度下跌,位于红色预警区域。按照预案,生猪价格跌破猪粮比价时,将运用猪肉储备的吞吐机制进行市场调控,增加冻肉储备,进行国家收储。我们认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到了该启动预案的时候了。
生猪价格为什么下降这么快、幅度这么大?这首先还是生猪的数量多,能繁母猪和生猪的存栏量都维持在较高水平上的原因。其次是市场供给充足有关,春节期间市场供应量大,又有储备冻肉投放市场,全国生猪价格都下滑,使本省生猪流通到外省的量微乎其微,猪肉变成以省内消费为主,给吉林省生猪市场造成了很大压力。第三是消费需求不旺,牛年腊月十五开始,长春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猪肉摊上就是卖肉的比买肉的多,根本没有以往节前的火热场面。超市里各品牌之间价格差异较大,一些品牌肉的销售较好。由此得出结论,居民收入增加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猪肉的品质要求高了,对数量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第四是年后屠宰加工企业宰杀量迅速下滑,有的企业时收时不收,造成生猪价格一路回落。第五是大猪压栏和春寒气温形成双重压力。养殖户存栏300~400斤的猪不在少数,与规避疫情风险不得不清栏的生猪遇到一起,也加大了市场的压力,以至于越跌越卖,越卖越跌,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样的情况下,养殖户是盼望国家储备收购抬高价格减少损失?还是通过此次价格波动进行自身修复?从养殖户希望高价收购,又不希望储备肉投放市场的心理,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精明的农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30~50头条件不成熟的小养殖户选择退出是不是也算一种进步?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的农民李长君几年来养猪存栏量在50~80头之间,用他的话说,算总账没有啥赚头还特操心。最近他出售了40头母猪后挑圈了,改行买车搞运输了。同样也是公主岭市的农民吴飞,准备买下李长君的母猪。他的依据是,现在生猪价格低,正是补栏的时机。他算的账是,自繁自养,自己的玉米,养殖成本每斤在4.2元左右。
农民的退出和跟进,引发我们对小养殖户的出路重新思考。生猪价格低迷,饲料价格高居不下,养猪不再是农民的“零存整取”的最佳选择,反而变成了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养猪业要靠集约化、专业化,靠合作社来组织完成,对疫病的防控和对市场的掌控才有能力,也能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产能和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而小型养殖户,在猪价高的时候,因为没有规模而赚不到大钱;猪价低的时候,若赶上猪到了出栏的时候又必须出栏,别无选择,不仅没赚还几乎倾注了全部家当。
因此,随着养殖技术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越来越大,我们建议农户不如换一种思路,退出养猪,或有根据市场需求搞特色养殖。我们热线电话每天都有大量用工信息,有不少的就是规模养猪户招聘有养猪经验的夫妇当饲养员。这样,离家不离土,一对夫妇年收入15000元会感到很轻松,比自己养猪收入高,还不承担风险。有自己特别喜欢搞养殖的,则可打特色养殖牌,比如养笨猪。这样可以利用地方品种猪母性好、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探索既适合苯猪又能利用当地粮食资源的饲料搭配,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据测算,此种苯猪价格高于饲料猪每斤1~2元钱,如果能形成稳定的供货能力不愁没有经销商。
责任编辑:骆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