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牛般的母猪就卖500元,哎,猪价说跌就跌……”望着被三轮车拉着远去的猪,王圣兵仍心痛不已。4月10日,记者走进金安区淠东乡王圣兵的家,正赶上他和老伴在贱卖家里的种猪。
与全国不少地方一样,春节后至今,我市生猪价格一直在下跌。据市物价局监测显示,目前我市生猪出场价格500.00元/50公斤左右,猪粮比价已连续四周处于5.5:1-5:1之间(黄色区域),我市生猪养殖已基本处于微利、保本或亏损状态。
“养猪靠市场吃饭,碰上今年的行情,也只能认倒霉了。”王圣兵语气中透出一丝无奈,这不是王圣兵一人的焦虑。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受市场价格“疲软”的影响,最近我市不少养猪户也都和他一样,在谋划淘汰生猪、减少存栏,熬过这个“冬天”,等明年形势好了再作打算。
在生猪出场价格下降的同时,我市的生猪存栏量也在下降。据市物价局定点监测的四家万头养猪场数据显示:寿县窑口永成养殖场、霍山大别山生态综合养殖有限公司、霍邱(周明国个体养殖户)、舒城长风良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生猪出场元月4日以上四个监测点生猪存栏量分别是3268头、2300头、380 头和12000头,3月1日下降为2018头、1800头、180头和10000头左右。
生猪价格“大跳水”或是产量“大滑坡”,都会给养猪户增收增添难度,这是“无形之手”的市场作用造成的,怨天尤人显然不可取。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则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如何归避“猪贱再伤农”?安徽九鼎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佘德勇分析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生猪市场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价格波动怪圈每过几年便重演一次,根本原因在于我市养猪业以农户散养为主,散户随市场价格进退,其势如潮,产业波动在所难免。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散户占据产业主导角色,造成产品规格不一,质量控制难度大,加上品种杂乱,饲养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的猪肉产品质量没有竞争优势,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要想走出猪价涨跌怪圈,实现盈利,最根本的是生猪养殖也要“转型升级”,最好向规模化、品牌化养殖发展,政府也应该在政策方面给予养猪户支持。
如果说佘德勇所说属“远虑”,那么,针对“近忧”有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如今猪价偏低,自繁自育的养殖户可趁这段时间进行种猪的更新换代;而对于纯养殖肉猪的养猪户来说,可以对体重偏轻的仔猪进行饲养,拉长生猪成长周期,对生猪价格的回升有一定帮助;仔猪最好到正规的猪场购买,降低疫病的发病率,进而节省饲养成本。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