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里,各地都不断传出一些企业集团纷纷投资养猪的消息。大企业大资金进入养猪业,会给市场和百姓的餐桌带来什么变化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玉满说:“这些公司投入了大笔的资金,来发展养殖业,对我们的市场供应,还是有好处的。总的发展趋势看,小规模的农场数量在逐渐减少,然后规模化养殖的数量会逐渐地增多,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
刘玉满指出,大企业进入养猪产业,既可以解决销售问题,还可以通过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很容易控制猪肉的生产成本。如果规模化生产速度能够跟上来,能够占据散养户退出的市场空间,那将大大提高市场的供给能力和价格的稳定性。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养猪分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散养户每年的生猪出栏量仍占到总出栏量的56%左右。以往传统散养方式,养50头以上就算大户了,公共卫生状况差,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畜禽疾病多,损耗率在10%到20%以上。同时,猪苗品种不一,农户赚钱余地不大,肉的品质也难以快速提高。
武汉市副市长张学忙说:“只有通过这种规模生态化养殖,它才能得益于抗御疾病和自然风险,抗御市场物价风险,我想解决中国人吃肉问题,稳定市场问题,必须要逐步由散养,千家万户的散养,从现在开始,要转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