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频发,猪价高企,这是我国当前养猪业的现状。广三保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丘初集认为,有三大原因导致养猪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悬而未决的困惑。
猪病越来越复杂
邱初集称,近些年,我国消费市场在发生变化。他说,过去,中国人对吃肉没有太多的要求,有得吃就可以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肉质需求有所改变,不喜欢肥肉好瘦肉,但我国地方品种瘦肉率不高,肥肉太多,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价值。
我国养猪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过去十几年,从不同渠道进行种猪选育,从育种比较好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丹麦、瑞典,引进了不少新的品种。“问题就出现在这里。”邱初集说。在当时,有一些疾病没有办法及时检测出来,所以,从国外引回优良品种的同时,把国外的疾病带了回来。据了解,目前影响养猪业的多种疾病当中,就有不少是外来疾病,如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这些疾病自从被发现后,一直困扰着我国养猪业。
疫苗越用越多
“新种猪反复引进后,疾病复杂起来,防治这些病的疫苗也越用越多。”邱初集说,以前,我国给猪打的疫苗很少,就猪瘟、口蹄疫等几种,现在可以数一数,要打的疫苗种类多得多。除了要预防的疾病多之外,同一种病的疫苗也有几种。有些猪场种猪来源不单一,不是同一个品系的,用的疫苗种类繁杂,问题自然就越复杂。事实上,很多养猪户用疫苗很复杂,甚至是一塌糊涂,疫苗不好,换一家,不好再换一家。
我国养猪业较之以前是发展了很多,但生物制品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的科研研究远远没有跟上。对此,邱初集认为政府要对猪疾病防治方面,特别是生物制品的监控,要做更多的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如果哪个厂家的疫苗没有通过真正安全的检测,不确切有效的,哪个疫苗投放市场发现问题的,要对这些企业或者单位给予重罚,否则养猪业要被害死,无法翻身。另外,除了农业部认可的一些生物制品厂家,现在还有很多所谓退休专家、退休教授,在搞生物制品,政府无法进行监控,因为有市场需求,老百姓养猪出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但他们不知道哪个疫苗是最好的、安全有效的,他们没有办法得到这些信息,那就只能靠碰运气了。所以,才会出现疫苗用的种类越多,问题越多。
规模越大越好?
“养猪业,要结合国情。”邱初集认为养猪业的发展不能跟着国外邯郸学步。他说,有些专家,从国外考察回来,认为要推行国外的方式――大规模、产业化养猪,搞一个猪场,动辄年出栏几十万头、上百万头。但是,中国的国情,不一定适合像美国、加拿大那些国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丘陵地带多,沿海地区地少人多,不像美国、加拿大,一马平川。他们已经形成大规模、机械化养猪,数量很大时,排污问题就用机械化,把猪粪直接灌到周围玉米地、田地里,他们实施了真正的机械化养猪。“而在中国,很少地区适合搞一个年出栏几十万头的猪场,一旦搞起来,排污技术行不行,猪粪等废物也消化不了。”他表示,我国的养猪业,还是结合国情去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小养猪户,这是过去几十年一直存在的,将来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也有它存在的理由。太大规模的猪场,会造成集中污染,而把这污染分散到中小型养殖户,一个猪场存栏一百几十头,选择在农田、果林周围,进行清洁循环养猪,就比较好解决。
最后,邱初集说我国规模猪场所出栏的猪只占出栏猪总量的30%左右,其他70%的肉猪都由中小型猪场生产,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打压这些猪场,怎么来稳定猪市呢?政府要适当地对中小型猪场进行扶持,搞产业化、求大,不是唯一的出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