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在注重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建设的同时,积极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使之与自然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相适应。2004年,其“生猪三元杂交百户万头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就已初具规模,生产群二元杂交母猪3.65万头,良种瘦肉型种公猪263头,规范化生猪人工授精站100个。为不断提高畜禽品种质量,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了对品改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成立了品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明确专人负责。近几年来全市市乡两级政府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品种改良。
2005年,利川市畜牧局以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健全品改网络为手段,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品改工作有序推进。在保持核心群的正常生产方面,目前已提供优质母猪50头;繁殖群已生产1500头优质大×本杂交母猪;优质二元杂交母猪所占比例由去年的55%上升到63%;从重庆等地引进了25头优质长白种公猪,新建10个生猪人工授精站,情期受胎率达到85%以上,淘汰劣杂公猪18头;今年,利川还在忠路、凉务、谋道、柏杨、元堡等6个乡镇创办科学养猪示范小区。一个村100户养殖示范户,每25户由一个技术员负责。
去年以来,利川在全州率先开展黄牛细管冻精配种技术,配种1800头,受胎率达75%。这使商品牛的个体增大,生长速度加快,产肉率得到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更是显著提高,同龄的杂交牛比本地牛的价格高出一倍多。畜牧部门还将波尔山羊种羊投入到谋道、建南、文斗等乡镇,改良本地山羊1003只。
今年年初,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利川市防疫工作从资金保障上取得了突破进展。3月9日下午,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市畜牧局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为了建立动物防疫的长效机制,从今年起,将动物防疫强制免疫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今年政府已列支70万元用于防疫。由于得到有效保障,今年防疫工作开展得比较扎实。生猪死亡率与前两年相比下降了0.5%,直接为畜牧业减少损失达2000万元。
科技投入的加大和防疫机制的健全,让利川畜牧业向集约化挺进有了保障。
由于去年以来以生猪为主的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广大养畜户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利川因势利导,掀起了培植养畜大户的热潮,狠抓养殖基地和大户建设,靠基地带动、大户示范,整体推进畜牧业的发展。一是加大对养畜大户的技术支持。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积极协调搞好全市养畜大户的贷款工作。政府贴息20余万元,初步落实了200万元的信用贴息贷款,发放到全市各乡镇,用于培植各类养畜大户。同时,积极支持大户进行栏圈改造,今年全市改造了1000多间6000多个平方的栏圈。今年大户在2004年463户的基础上增加137户,达到600户。各乡镇站对大户建立台账,挂牌认可,专人帮扶,定期检查和重点支持。
目前,全市广养薄收的经营方式已向集约型畜牧业经营转变。越来越多的大户通过建设专业化的养殖场,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技术装备,在单位牲畜或单位面积的场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牲畜畜产品。为助推集约化,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兔毛产业的龙头企业乐福畜产今年积极提档升级,将种兔基地规模扩大到1万只,并与周边农户以协议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快养殖规模达12万只的集约化长毛兔养殖基地的形成。在东城,下岗工童秀建的三元仔猪厂现喂母猪125头,每年可出栏仔猪3000余头,农户朱传兵养鸡12000只,谭冬平养蛋鸡6000多只;在沙溪岸坎村,养猪100头的大户从8户增加到了14户;在谋道,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大户达5户,100头以上的多达23户;在柏杨坝镇,今年新发展的集中养殖生猪100头以上的大户达12户,养殖大户王孝珍喂母猪达30头;在元堡,外商李明投资建设了养殖规模可达2万多只的专业养鸡场,现有蛋鸡8000多只,日产蛋700余斤;在南坪养鸭等各类养殖大户今年新增14户共达80余户。
养殖业的大户化、专业化推动着全市畜牧业的集约化。如有大的强势的企业带动,真正的产业化将为之不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