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影响新玉米上市,市场价格仍难回头
近期,我国华北、黄淮地区大面积遭受洪涝灾害威胁,导致新玉米水分含量偏大,当地收储企业及农户正在做紧张的晾晒烘干工作,收购进度较为缓慢,延缓了新玉米上市时间。而东北车皮紧张依旧,东北产区玉米南下费用增加。另外,华北、黄淮地区的部分公路、铁路要道因洪水影响停止运行,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加上最近台风频发,阻碍了新玉米的外运速度。受此影响,短期国内销区市场依然难以获得有效库存补给,市场价格仍难以回头。
国内需求逐步恢复正常,市场价格推动力强
随着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饲料业、养殖业逐步复苏,饲料玉米需求恢复增长。据有关部门调查,8月份我国生猪价格继续快速回升,仔猪价格比7月份上涨2.9%,生猪价格比7月份上涨3.8%,与玉米的猪粮比价已经回升到5.5的水平以上,生猪养殖效益已经明显提高,预计第三、四季度我国生猪价格持续保持上涨态势。
8月份我国饲料产量至少比7月份增长10%以上,禽产品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养殖收益明显增加,进入9月份处于双节前夕,生猪及鸡蛋的价格出现了上涨,饲料业和食品加工业对玉米的需求明显增加,粮食收储企业的出库速度加快,但出库价格较为平稳。从吉林拍卖玉米的情况上看。对玉米市场价格的利空作用相对较为薄弱。饲料企业并未批量采购,多为当地酒精生产商,由于酒精需求消费量相对较大,平均成交价格在1080元/吨,这与吉林当前的市场价格很接近,说明只要价格合理,市场上的需求还是旺盛的。国内饲料需求的增长和肉类出口前景的逐渐好转以及国内畜禽价格的快速回升,将继续支持玉米价格的反弹。
船运费用大幅上涨,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近期,国内船运费再次上扬,大连至蛇口大船运费涨至80元/吨,根据目前北方大连港玉米平仓价格1250元/吨计算,运至蛇口港玉米成本大约在1330元/吨,加上装卸及港杂费用,1360元/吨的成交价格仅有微利,而国际、国内油价的居高不下,又使得汽运费用成本高昂,玉米销售成本居高不下,但这却有利于支撑玉米价格。暂时性的陆续到货只能缓解广东玉米价格继续飞涨,预计国庆节前玉米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回落现象。
市场期待新政策出台,冲抵新玉米上市压力
近期,美湾受飓风影响,港口关闭,导致美国玉米出口严重受阻,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由此中国玉米出口希望大增。近日中国向韩国出售了两船饲料玉米,FOB价格约在134美元/吨,这是近几周对韩国出口的首批中国玉米。不过目前我国今年的玉米出口配额已经用完,市场期待第二批配额尽早推出,由于前期海运费增加导致美国玉米在亚洲的竞争力增强,市场期盼国家能够加大对玉米的出口退税或提高补贴,如此将大大减轻新玉米上市对国内市场的压力。
工业原料消费前景广阔,对市场形成长期利好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居高难下,国际和国内寻求新型替代能源的热情不减,以玉米作为原材料的乙醇工业化前途广阔。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进一步脱水后,加上适量无铅汽油就能形成变性燃料乙醇,将其按适当比例调入汽油中,会提高汽油的辛烷值,降低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因此,很多国家将乙醇作为汽油调和成分,其中巴西、美国用量最大,巴西车用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平均达22%(v/v),美国则为10%(v/v)。尽管我国目前该项工程起步较晚,所消耗的玉米比例也很低,但是市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乙醇汽油的普及工作的展开,将会有助于国内玉米的消耗,对市场将形成长期利好效应。
美报告影响有限,外盘难以动摇国内市场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9月份玉米供需报告预测,全球玉米产量调高至6.6349亿吨,八月预测为6.5746亿吨;期末库存从上个月预测的1.0807亿吨增至1.1177亿吨;全球饲用消费增加228万吨。美国玉米供应增长幅度大于需求增长幅度,美国玉米产量调增733万吨至2.7023亿吨;期初库存增加39万吨至5399万吨;期末库存增加454万吨至5281万吨;出口量却出乎意料的调增至5080万吨,而之前几个月始终保持4953万吨。中国各项指标基本与上月一致,其中期初库存减少5万吨,期末库存减少5万吨,其他各项数据未变。可见报告更多的是对美国玉米利空影响较大,而对我国玉米的利空影响则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受需求恢复、运力紧张、出口预期以及燃料工业前景等利多因素的影响,玉米市场环境依然是利多占居主流,国内玉米价格下跌仍不易。不过考虑到新玉米集中上市后的巨大压力,以及目前饲料原料替代品大豆、豆粕、小麦等价格仍然偏弱,将限制玉米的反弹高度,后市反弹不宜过分乐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