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方面
1.种植面积
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加,预计今年将达到4353万亩,比去年增加50万亩,同比情况下杂粮、杂豆、大豆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大豆从去年的1000万亩降低到今年的900万亩。
2.天气状况
今年气温普遍偏低,结果造成了玉米播种期的延后,一般地区延后时间在7天左右,吉林主产区中部地区目前的出苗率基本可以,但苗情一般,后期天气恶劣的话
,很可能会出现玉米质量和数量下降的现象。而且近年玉米种子市场放开,种子公司为了实现利润,大力向农民推介高产型种子,而这些高产型种子的成熟期一般较长,从农民的经验中了解到,现在这种低温天气很可能导致出现早霜现象,进而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吉林西部地区主要产粮大市(县)有抚余、白城、松原等地,该区在5月10日左右才播种完毕,早于东部,晚于中部。吉林东部地区播种期也有所延后,温度相对较低,并且土壤湿度较大。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今年一定会减产,后期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
此外,还有一部分地区现在较为干旱,如公主岭和四平一带的玉米带,如果后期连续一周没有降雨的话,对玉米的生长极为不利。再加上后期如果出现早霜的话,则对玉米总体的产量将形成一个巨大冲击。今年天气的特殊性可能和前期气象局预测的相吻合,2006年气象条件呈现气温偏高、北旱南涝的特点,与前两年相比,气象条件将对玉米生产相对不利。所以,投资者要关注7月、8月产区的天气和水分变化情况,一旦玉米产量前景不被看好,同时畜牧业得到有效恢复,就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恐慌性上涨。
3.种植结构
今年受大豆价格大幅下滑和玉米价格较高的提振,农民的种植意向有所变化,进而影响到今年吉林省的种植结构,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豆改种玉米的现象。还有一个结构变化就是专用玉米种植比例上升,这也在客观上符合了玉米深加工项目的发展要求。
二、消费方面
随着能源产品的价格逐步高升,可替代产品的研究和用量也逐渐浮出水面,玉米深加工业因此得到迅速发展。玉米是产业链最长的粮食品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几年内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有望达到1200万吨,玉米工业化产品转化玉米量有望达到总量的80%,其中玉米深加工产品转化玉米量有望达到25%左右,而目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转化能力基本在15%左右。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3到5年玉米深加工业将进入到一个爆发性增长的发展阶段。目前,吉林省已经建成各类玉米加工企业466家,玉米加工能力450万吨左右,加工产品正逐步由淀粉、酒精等第一层次加工产品向发酵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等第二层次深加工产品过渡。2004年黑龙江省级以上的玉米加工龙头企业有12家,加工能力258万吨,正在建设的较大加工企业有7家,加工能力273万吨,2007年以后生产能力将达到600万吨以上。
1.玉米深加工
(1)酒精:主要有食用酒精和工业用乙醇的生产,一般食用酒精和玉米用量比例关系为1:3.1,而工业用乙醇是1:3.4。目前燃料乙醇主要还受国家控制,没有进行大规模扩张,利润主要来自于国家补贴。目前全球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为3000万吨以上,美国燃料酒精玉米年消费量是700万吨,而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去年达到了83万吨,因此,我国燃料乙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淀粉:淀粉工业是我国玉米使用量较大的一个行业,2004年全国玉米淀粉量达到了862万吨,比2003年增加36.09%。目前淀粉生产企业大约有300多家,主要集中在山东、吉林和河北等地,山东省占全国淀粉产量的首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4%;其次是河北,占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的26%;第三是吉林,占全国玉米淀粉总量的17%,这三个省的玉米淀粉总产量占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的87%左右。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3到5年淀粉加工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
2.出口状况
去年国家出口玉米800万吨,今年国家取消了出口配额,基本上用于内销。另有消息称,国内现在有玉米援助朝鲜的项目,数量和具体情况还没有确定。
3.饲用情况
目前全国生猪的存栏量大约为60多亿头,食用猪的存栏量约为50多亿头,禽流感的影响已逐步弱化,养殖业开始缓慢复苏,各地饲用玉米的数量势必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
4.自留情况
笔者了解到,今年玉米有350万吨进行自留,不进行市场流通,主要用于家禽散养自用消耗。
三、种植成本
今年农民的玉米种植成本总体上较去年没有太多变化,种植成本中比例较大的化肥价格基本未变,农民的种植补贴也没有发生变化,不过,汽油价格的上涨将使农民种植以及收割费用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总之,今年玉米的种植成本将微幅上调,略高于去年。
四、后市预测
1.今年开秤价将有所提高
今年玉米的开秤价有可能会提高,这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支撑:玉米深加工业的不断拓展;农民惜售心理加重;天气的不确定性。
2.产销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随着深加工业的不断扩展,玉米主产区将由原来的外省销费转化为省内自产自销,也就是从现在的北粮南用转化为以后的北粮北用。随着玉米工业化的扩张,全国的产销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将沿着“南进北出――南进北不出――南进北进”的格局进行转变。
3.相关产业链将发生变化
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糖价也大幅上涨,蔗糖成本逐渐提高,玉米糖浆果浆将部分替代蔗糖,据业内人士透露,可能有接近40%的蔗糖将由玉米糖浆替代。有消息称,可口可乐公司已经签订了玉米糖浆的采购协议,用玉米糖浆替代蔗糖,这必将推动玉米淀粉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玉米产业链有可能进一步拉长。据有关方面透露,玉米深加工不允许仅仅局限于燃料这一领域,因为这样会形成链条太短而导致吉林玉米市场的短期白热化,对后期玉米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有关部门对短链条的深加工业进行严格控制,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利于玉米产业链条拉长化的深加工项目建设,以避免重复建设付出的巨大成本。
有人担心,玉米的深加工业逐步扩大,玉米用量也会逐步加大,进而造成玉米炙热化发展。目前,已有专家提醒谨防玉米步国内大豆的后尘,不要对玉米深加工过度乐观。在这里我们对玉米产业市场的前景不作评论,但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那就是玉米工业化进一步削弱了农业化的地位,从而出现供应远低于需求的局面。据了解,美国有大面积的休耕地未进行开发,一旦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美国休耕地将大幅启用,美国玉米转基因技术也必将再次启用,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因此,后期玉米市场会不会出现像2003年大豆出现的爆发性上涨行情,我们不得而知。投资者只能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而非猜测和臆断市场的发展。
目前,销区市场采购意愿强烈,而且铁路运输近段时间受阻,运输成本显著增加,南方销区价格逐步上升,大连港口的价格也趋于上升态势,后期将随着南方需求的进一步转旺、养殖业的缓慢恢复,以及深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再加上未来天气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玉米价格将进一步走高,但究竟能走多远,还要密切关注玉米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发展及转化情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