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面临着养猪业严峻的低谷期,我们如何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挑战,是养猪人共同的问题。
生产管理是养殖场生存发展的关键
以往在与客户沟通中发现一个问题,他们往往把品种、防疫放在首要的问题上思考(品种防疫很关健),而我们则以为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再优越、内部环境管理不善同样没有竞争优势)。俗话说“养猪容易,养好猪难”通过严谨细致的内部管理,提高母猪生产群体的生产性能和全群的健康体况尤为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养猪当做一项“事”去做,我们不仅是在养猪,我们必须要学会经营“猪”而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按时饲喂,定期防疫”就行了。猪场要注重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做到猪场内部无“小事”。环境、空气、温度、湿度、分群、卫生、消毒、防疫水平、营养水平、饲喂水平,员工素质(稳定的员工队伍至关重要)等诸多方面。比如:温度,出生至出栏需若干温区。以保育舍为例,在冬季不要一味的保温,要尽量保持恒温(冬季不能低于24℃、28℃为宜),要注意保温升温和通风换气同时进行、在冬季,早、中、晚的通风力度,决不能千篇一律(一年四季都要及时根据天气情况做适当调整),要坚持“在升温的同时通风换气,在换气的情况下做好升温。”再如:防疫、消毒。在打疫苗时不要“跑、冒、滴、漏”,更不能打“飞针”要做到按时防疫,剂量准确到位,疫苗注射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冻干苗(30分钟内用完比较合适,冬季和夏季要注意温差和阳光以免失效),要定期做抗体检测。做到群体的抗体水平尽量保持一致性。消毒必须持之以恒,生产区和生活区尽最大限度分开。严格控制“直接性导入”(如:穿着工作服待客、上街、购物,平时手脚不能认真消毒,粮食包装袋经供货商来回调用等)。消毒液的安全性、浓度、水温(24-30℃为宜)、时间、彻底性等,要严格杜绝“随意性消毒”。通过我们对“温度”、“防疫消毒”两个日常工作的简单理解,不难发现细节管理非常重要。
品种改良势在必行
要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生产水平的母猪群体,需2-3年的时间,在低谷期、高峰期都不能盲目跟风,千万不能低谷期大量淘汰(不管母性好坏),高峰期是母猪就留群,所以说种群选留要做到连续、细致、科学。母猪的生产性能与品种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您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决不是一味的降低饲料标准,减少员工薪水等措施降低成本)。在现实生产中,有的猪场一头母猪年供肥猪18-20头,有的15-16头,也有的是8-12头(如一百头母猪和一百三十头母猪产能相等,其成本和利润的反差比不得而知),目前商品猪价格有每公斤6.2-6.6元,有的是5.8-6.0元,也有的是5.0-5.4元,通过以上几组数字,不难看出通过严谨的管理,优秀的种群,生产出符合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优质猪产品,是我们同仁们抗击市场风险,减少或避免亏损的有效途径。
以上浅谈供各位同仁指正,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沟通,真诚的希望我们能够成为相互信赖相互依托的朋友,共同发展养猪业。
山东省江海原种猪场 谭 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