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生猪价格在经历了长达26个月的盈利之后的再次下跌。在此,作为同行,让我们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近几年来生猪的价格走势,及在生猪市场低迷情况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2003年至2005年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2003年5月至2004年3月此间生猪价格开始快速上涨,由于非典期间全国生猪价格跌至谷底,导致一些养殖户宰杀母猪控制生产,生猪的补栏也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当非典结束后,生猪供求矛盾突显,导致活猪价格快速上涨并逐渐平稳,2003年5月份为5.78元/kg,到2004年3月份已涨至7.9元/kg。
2004年4月至9月此间生猪价格再次快速上涨。由于受禽流感疫情的刺激,猪肉消费快速上涨,同时受饲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各地生猪价格出现历史罕见的快速上升,由3月份的7.9元/kg到9月份已涨至9.66元/kg。
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此间生猪价格开始平稳下滑。由于生猪价格经过了前两次的快速上涨后,生猪价格维持了近一年的高盈利期,导致种猪及生猪存栏、补栏快速上涨,结果生猪出栏的释放式增长致使生猪价格开始下滑,生猪价格由2004年10月的9.54元/kg下跌到2005年10月份的7.70元/kg。
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生猪价格急剧下跌,跌至6.4元/kg以下。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生猪价格的下跌是在情理之中的,属正常现象。但生猪价格在短期内的急剧下降,虽然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仍为非正常现象,并且在生猪价格急剧下跌的同时,猪肉价与活猪价之间的价差仍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
因此,乐观预计,2006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可能呈微利至正常盈利的局面。
针对生猪市场低迷应该采取的措施
调整饲养规模对于已有一定规模的种猪场,可以借此时机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构。由于在生猪市场高潮时,一些小的种猪场为了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对于一些低产的母猪及不太好的公猪没能及时淘汰,当市场处于低潮时,这些猪的生产成本突显出来。因此,在生猪市场低潮时,我们要及时处理掉这些猪;同时在此期间,我们应该及时补充后备猪,引进一些新品种,调整好猪群结构,主动迎接下一个生猪市场高潮的到来(因种猪的生产周期较长,约为一年,在市场高潮时补栏,等到生猪出栏时不一定能赶上好的行情;再者,在市场低迷时引种,因受生猪价格影响,种猪价格也相应下调,降低了引种成本)。
对一些北方的小养殖户来说,因其资金投入少,设备简陋,冬季往往保温不利,不利于生猪的生长,使得生产成本增加(维持体温消耗能量增加,出栏时间延后),因此建议北方的小养殖户每年养3批生猪(每批出栏需3个月),冬季不养。在饲养头数上,有资料研究表明,每年出栏100头~300头生猪较为合适,即每批养30头~100头为宜(此规模利润成本比最大)。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公猪饲养管理及使用方案,每天定时运动,使公猪保持良好的性欲和较高的精子活力。
制定科学合理的母猪饲养管理方案。因夏季即将来临,此间配种受胎率的保证对养猪生产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对哺乳母猪及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子健康,降低哺乳仔猪的死亡率。
育成及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由于夏季即将来临,对于使用自动料箱给料的猪场,“净槽”的时间应逐渐缩短,尽可能让猪只吃到新鲜的饲料,防止饲料在料槽中堆积发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通风与保温。目前正值春夏交替时期,天气变化无常,通风与保温的协调至关重要。
降低生产成本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左右。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饲料原料构成有较大差异,在满足猪只营养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本地的原料资源,采用信誉好的猪用预混料或浓缩料,自行配制饲料,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疫病防治:首先我们要淘汰一些无治疗价值的猪,因其不仅浪费药品,同时还是重要的传染源;其次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健程序及用药制度,降低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兽药的浪费;定期采血化验,对本场免疫的疫苗进行抗体检测,使本场的免疫程序更加完善,防止各种疫病的发生,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上述为笔者的个人观点,在此与各位养猪界同仁共勉,争取使养猪生产安全度过市场低潮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