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猪效益大幅下滑的反思之一胥天君本报记者吴军 |
近日,我省出台了六项措施稳定生猪生产。我们在为广大养猪户欣喜之余,也对这次席卷全国的养猪效益下滑进行了反思。经调查分析,这次养猪效益大幅度下滑,除了供大于求的主因外,农户缺乏信息指导,价高时纷纷“打快锤”饲养,防疫工作不到位,养殖户松散无组织,导致成本上升,且在与企业打交道中处于劣势等问题也不可忽视。本报从本期起特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报道,希望对促进我省养猪业的发展有所帮助。―――编者 “现在猪价也太低了,每斤才2.3~2.4元,成本还得3.2元呢,我们这不少养猪户都‘挑圈’了,想请你们帮着打听打听近期猪价能不能反弹。”3月末,编辑部接到了伊春市翠峦林业局董安臣打来的电话。为了了解详情,记者到省畜牧局了解情况。据介绍,我省生猪收购价格从去年9月起开始一路走低。截至目前,生猪收购价格已降到每公斤5元左右,而成本在每公斤6元左右,跌破了盈亏平衡点。目前,全省生猪空栏率已达到20%~30%,不少养猪户开始谋划转产,宰杀母猪。据五常市养猪协会统计,2005年末,该市每天有近200头母猪被宰杀,时间持续了近一个月,现在存栏母猪较少。并且这次生猪价格波动,是全国性的,冲击面较大。 2004年,曾有养猪户向编辑部反映,出栏一头育肥猪的纯利润可达到200元左右,而现在,却要亏损100多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何以出现? “啥原因,就是发展太快了,太猛了。”省畜牧局畜牧处副处长周立东对此直言不讳。 据了解,2005年,全省生猪存栏和出栏分别达到1670.4万头和2238万头,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53.9%和85.5%,年均递增率分别为9.0%和13.1%,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我省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生猪产品的长期高价位运行是离不开的。自2003年以来,接连爆发了SARS和2次世界性禽流感,禽肉消费受到严重冲击,猪肉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禽肉,致使生猪产品消费量增加,价格大幅上扬。据统计,自2003年11月至2006年2月,长达28个月猪肉价格在每公斤10元以上。其间,2004年9月~2005年1月达到每公斤猪肉13元以上的最高价,高峰期长达5个月。在猪肉市场价格的刺激下,2004年4月开始,生猪价格一路攀升,到2004年10月最高,达到每公斤8.99元,直到2005年9月共18个月,生猪价格一直在每公斤7.0元以上。相应的仔猪价格也在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期间,价格在9.0元以上,最高曾达到每公斤17.79元。两年多来,养猪效益也达到历史最高,出栏1头猪最高获利150元以上,农户养猪积极性高涨。 随着我省生猪货源的增加,产大于销逐渐出现,但销路却仍以地销为主,在猪源紧张时,外省一些肉类加工企业到我省抓猪,但目前猪源充足,抓猪的少了,地产猪销售不畅。另一方面,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吃菜的多了,吃肉的少了;吃牛羊肉的多了,吃猪肉的少了。这也影响了猪肉的销售,连带生猪的价格也下降。 此外,我省农民仍处在猪价高就多养,猪价低就少养或不养的阶段,农民缺少必要的政策和信息指导服务,产大于销现象的出现在所难免。同时,我省“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机制还没有形成,肉类加工龙头企业与生猪生产的联结还不够紧密,龙头企业带动养猪业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绝大多数加工企业没有与农户签订生猪购销合同,而是随行就市收购,在猪价出现波动时,农户的利益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生猪行情何时能有起色?农户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形势呢? 据畜牧专家分析,到目前为止,我国南方生猪市场进入弱市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由于存栏量的持续下降,不少南方省区的生猪价格已经开始缓慢回升。我省生猪市场的价格受南方地区价格回升的影响,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回升。加之目前我省生猪饲养、存栏量都大幅下降,这种供求关系的改变也会导致生猪价格的回升。有专家建议,年出栏猪50头以上的专业户,在仔猪价格较低时应选良种仔猪适量入栏。养猪大场和养母猪户及时淘汰母猪,从种猪场选购优质二元种猪做后备母猪。种猪场要调整畜群结构,压缩种猪存栏规模。 (农村报)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