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中国朝WTO大门迈进了一大步。据计划,WTO将在2000年组织进行第九轮多边贸易谈判,即所谓的“千年回合”,农业将是新一轮谈判的重点。尽管中国加入WTO仍存在一些技术障碍,但从长期看,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不论我国能否在今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都应仔细分析我国农业可能受到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并制定相应措施,扬长避短,争取把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点。加入WTO后,我国未来农业政策将置于WTO框架之下。本文试图就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一、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开始告别短缺时代,走向不断追求差别化和改进品质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小、档次低、市场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并没有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有所增长,但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199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仅占全部贸易额的7.6%。
二是虽然近几年动物产品和加工品所占的比例趋于增加,农作物产品所占比例下降,但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出口的农产品初级产品多,大路货多,传统产品多;出口的农副产品档次低,优质率、商品率和创汇率不高。
三是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趋于提高。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集中于港澳、日本、美国、西欧,而东欧、中东、拉美、非洲等市场占有量很少。我国粮食和棉花主要由北美进口,园艺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则主要面向东亚地区,其中日本和香港是最主要的市场。活猪主要出口地是香港、澳门地区;猪肉主要口地是俄罗斯和香港。但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猪肉替代品的增多,对这些地区的出口呈缓慢下降之势。
二、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1、总体判断
最近几年,中国加入WTO对世界以及中国自身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众多权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大家基本认同的是,国内资源成本较高的玉米、个麦、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大豆和棉花等农作物将受到进口的冲击。从总体上看,畜牧业的比较优势要强于种植业。畜牧业(牛奶和羊毛除外)的国内资源成本较低,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受益行业。
2、近期影响
从近期来看,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总体上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现状近期难以改观。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世界水平,处于价格竞争劣势。对我国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的分析表明,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87年时,我国在10类农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到1995年时,这样的农产品下降到5种。
其次,即使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品质问题也限制了出口。我国农产品质量、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国内市场上结构性短缺与过剩交替出现、我国农产品由于品质问题失去传统的海外市场就是例证。我国的农产品目前不仅难以打入和占领国际市场,即使已占领的市场,也可能会失去。如我国过去传统出口香港的鲜橙,就因质量欠佳而被美国的优质鲜橙所代替。更为突出的是畜产品的出口问题。在种植业基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寄托在畜牧业上。最近的政策导向就明显将畜牧业看成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但是,近期内我国畜产品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畜牧产品在动物检疫方面至今未加入国际防疫组织。我国的活猪、活鸡、冻肉要向欧盟、日本、美国等地出口非常困难,特别是欧洲和美国,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兽医卫生质量不过关,最大的问题是畜禽疫病,根本原因在于兽病疫防治体系不健全。如果我国畜产品质量不改善,不但会失去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还会失去国内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美国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指出,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将会因其综合优势,增加对中国的猪肉和禽肉出口,从猪肉和禽肉贸易中获利,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是
生猪没有口蹄疫的国家中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
再次,短期内农产品进口会增加。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主要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其他非关税措施调控。加入WTO后,我国需要进行关税削减和相关政策改革,各种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只能转化为相关的等效关税之后按规定削减,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方面远远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减让基期是1986-1988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的关税等值为负值。所以,短期内农产品进口将会出现较快增加。在另一方面,由于其他国家已经全面或部分实施了乌拉圭回合要求的关税减让,我国加入WTO不会在短期内产生推动出口的效应。因而,加入WTO可能在短期内加剧国内市场上的供过于求现象,并影响到就业和居民收入。
最后,我国入世以后,农业生产者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市场风险大大增加。
当然,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性较强,而自给性农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受到明显冲击。况且,我国是农业大国,进口一个相对数量不大的农产品,世界市场价格就会大大提高,从而抑制进口。
3、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由于我国在大部分农产品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加入WTO对农业部门的冲击不仅是短期的,也是长期的,特别是农作物生产。总体而言,未来我国农产品进口将趋于增长,出口则下降,农产品贸易会出现较大逆差。
尽管畜牧业的出口近期面临障碍,但因具有价格优势,如能将质量和品质提上去,仍将是我国农业的重要获利部门。入世以后,中国畜产品之所以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在于两方面原因:价格方面,除禽肉外,我国畜产品中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其中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约50%,牛肉价格低约80%,羊肉价格低约50%。另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将是玉米进口大国,降低了饲料(尤其是玉米)的国内市场价格,增强了畜牧业的成本优势。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的分析结果,加入WTO更有利于实现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我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推动需求增长所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生产下降。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农民收入也明显提高。在资本和劳动要素可以灵活地跨行业流动的情况下,加入WTO后有利于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
总之,加入WTO,短期内由于我国农业部门自身的缺陷,弊大于利。但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将从国际竞争中获得增长与发展的长期利益。我们不能设想由于短期有害就不加入WTO,因为一个封闭的国家在新世纪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没有开放,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和发展。
三 政策建议
1、加快政府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综合性农业管理部门。市场经济从微观上来说是民主的经济,但从宏观上来说则是集权的经济。没有统一集中的管理部门,就不能一致对外,就没有效率。同时政府管理部门要实现向宏观管理、信息服务的职能转变;建立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市场信息系统;组织专业的研究机构,有重点地持续不断地研究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有竞争力的国家农产品政策以及供需变动情况及对策。
2、加速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禁止任何形式的垄断和封锁,真正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产品经营组织的多元化,形成一个竞争的统一的国内农产品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市场整合(一体化)程度和运行效益。
3、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各级政府应扶持部分有前途、有带动作用的重点农业企业,使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种专业的农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协调行业内的各项事务。
4、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要发展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高价值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及有传统优势或地域特色的经济作物。
5、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革目前基层农业科研部门脱离生产实际和准政府部门作风的状况,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科技的扩散和推广;鼓励大型企业投资农业科技事业,合作创办农业高新技术实体。另外,科研项目的立项应从"高产"、"超高产"的主要追求目标逐步转移到追求"高质"、"优质"上。
6、畜牧业既然是可能的获利部门,应从近期和长远着手,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标准,尤其是增加对口蹄疫等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并停止使用国际上禁用的药物和添加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