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猪价行情短信  猪e周刊  VIP专区
首页 | 技术 | 财经 | 商城 | 种猪 | 仔猪 | 兽药 | 饲料 | 器械设备 | 招聘求职 | 康大夫 | 猪猪问答 | 猪猪报价 | 猪猪论坛 | 猪友圈 | 博客 | 百科 | 导航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养猪新闻 > 行业点评 >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08-06-10 来源: 作者: 点击: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持续农业的角度和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使资源、环境、人口、技术等因素与畜牧业的发展相协调,寻求一条可行的途径,以确保当代人和后代人对畜产品的需求得以满足。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物价,而且带动了饲料、兽药、食品、屠宰加工、皮革、制药、冷藏贮运、毛纺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尽管这样,我们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出现了饲料原料不足、环境遭到污染、畜产品药物残留严重等一系列制约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分析如下:   一、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众多的人口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已达12亿多,虽然人口的增长速度已得到很大控制,但由于基数庞大,每年仍有1500多万人出生,净增人口1000多万,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29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4倍。据预测,我国人口增长的态势一直要持续到下一世纪中叶才能进入年增长状态。届时人口总数将达到16亿人,比目前的总人口数多了3亿多人。这么多的人口,对食物,包括对畜产品的需求,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品质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对我国畜牧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资源的匾乏,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障碍。   畜牧业与自然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畜牧业不如种植业那样直接与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形成生产体系,但是畜牧业是以种植业的第一性生产为基础的第二性生产,没有第一性的生产为畜牧业提供饲草、饲料原粮,就不可能有畜牧业的生产。所以自然资源是畜牧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尤其是农业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农业自然资源日益紧缺,且利用率低,利用方式粗放落后,浪费严重,破坏更是严重,竭泽而渔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成为制约农业、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3、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恶化是畜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给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是畜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工厂化养殖发展很快,工厂化养殖生产效率高,为满足我国城乡居民的肉蛋奶的需求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养殖厂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乏力,环境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畜牧场和畜产品加工排出的污水、废弃物、有害气体等,都会对空气、水、土壤、食品等各环境因素造成污染,并由此对人畜健康、自然环境及畜牧生产造成各种危害。      4、科学研究和推广的不力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我国畜牧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不能靠拼资源、拼环境的巨大代价来换取。但是在科技研究和推广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技术研究和推广不力,"高产、优质、高效"的畜产品培育技术和畜牧业资源的深度利用不足,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还缺乏结合.我国传统畜牧业的精华与国外现代新科技结合不够。此外还存在着基础研究不足,已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成果在畜牧业生产中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此外,我国从事畜牧业生产劳动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使畜牧业新技术难以顺利推广,阻碍了畜牧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提出如下对策:   l、走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是我国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合理安排粮食生产的情况下,种草养畜,以畜禽的粪便养地,种养结合的农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之路,是实现我国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想模式。多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加快发展是以大量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来实现的,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失衡,因此,在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坚持与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发展为指导,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畜牧业,又要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畜牧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广辟饲料资源,加大饲料资源的开发力度。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畜牧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畜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挖掘潜力,广劈饲料资源,加大饲料资源开发的力度,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改变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的种植制度,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的种植制度,正式将饲料作物纳入农田种植制度中去,提高它的地位和产量。明确饲料粮的概念,区分它与粮食概念的不同,强调饲料粮的专用性。引进与推广饲料玉米、饲料稻、苜宿等高产饲料作物,南方稻区可改种相当数量的富含粗蛋白的饲料作物,就地供作饲料,北方逐步把一部分籽粒玉米改为青贮及籽实兼用玉米。按照这种设想,未来将适当增加饲料作物(含绿肥)的种植面积。目前粮食作物比重仍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以上,而其中一部分粮食实质上已作了饲料。预计到2000年,使粮、经、饲三者的基本配比稳定在50:20:30,使饲料作物有相应的地位,而且在生产空间和时间的安排上获得主动权。重视开发与利用糠麸、饼粕等蛋白质饲料资源,以开发利用植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指豆科牧草、豆类将实和各种饼粕饲料)为主,动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指鱼粉和畜禽加工废弃物的制品)为辅,积极抓紧氨基酸添加剂、非蛋白氮(主要指尿素)和单细胞蛋白等工业饲料的开发与利用。要把饼粕饲料的开发与利用放在首位,特别是提高菜籽饼与棉籽饼的利用率。加快饲料工业和饲料原料工业的建设,首先要重点解决好各种饲料添加剂和工业饲料蛋白质的生产,使配、混合饲料的产量达到一定规模。   3、加快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畜产品是通过个体畜禽生产水平实现的。      优良的个体和合理的结构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基本途径。根据历史经验和各地调整的初步结果来看,当前比较统一的观点是,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家禽和牛、羊生产。所谓稳定生猪生产,是指在稳定现有存栏量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推广优良瘦肉型猪杂交组合与优化饲料配方技术,不断提高出栏率,增加猪肉产量,并逐步降低猪肉在肉类总产中的比重。努力扩大奶牛、肉鸡、蛋鸡的比重。此外,还要调整畜群内部结构,降低非生产畜的比重,加快肉畜的畜群周转期,提高畜禽良种化程度,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集约化与专业化程度等。   4、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   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所以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清洁生产"的口号。实现清洁生产,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摒弃过去那种陈旧落后的、对环境有巨大污染的生产方法。就畜牧业生产而言,许多科学技术已对解决污染提供了答案。一般来说,一个万头规模猪场每年产出的粪尿量为3万吨以上,每天的污水排放量为100-150吨,对这些排出物不进行适当处理,其危害极其严重。但如果对猪粪尿污水采取厌氧处理工艺、或好氧处理工艺、厌氧一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则能大大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另外,对污水处理还有一些自然处理的方法,加快速渗滤系统、人工湿地方法等,都是可行的、效果良好的处理方法。此外,选择综合治理的方法,如科学选址、良好的猪舍设计、环境的绿化,都有利于防治污染。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5、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按照我国畜牧业资源和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异性,特别是根据饲料生产状况、饲养水平和畜禽生产水平等不同特点,应该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与规划,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缓解畜牧业生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6、增强畜牧业的保障体系的功能。   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对支持保障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是保障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两大体系。种畜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随着畜牧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对良种畜禽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应建立和健全全国或区域性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育、繁、推、养良种推广网络,加快畜禽良种引进步伐。更新现有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优良种畜资源,加速繁育和推广适合不同资源与生态条件的优良畜禽品种,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畜禽生产率。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担负着控制或消灭畜禽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重大任务。在商品经济发达、流通渠道增多,特别是出口动物产品,防疫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到二十一世纪初完成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兽医卫生监督、疫病防治、兽药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兽药厂的技术改造,建立稳定的兽药原料生产基地,提供动物疫病新的综合防治技术、消灭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的传染病,降低规模化饲养的死亡率。   总之,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但要从思想上重视可持续畜牧业,宣传可持续畜牧业思想,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畜牧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当代人、后代人对畜产品需求的满足。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注册会员
图片新闻
今日热帖
热门文章  
热门日志  
推荐商品  
猪猪问答  
关于猪e网 - 广告宣传 -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网招聘 - 网址导航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猪网 - 猪e网 - 猪易网
业务联系: (010)82921526 82920653
京ICP证090350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