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时期,粮油、猪肉价格一直呈涨势,且涨幅惊人。未来一个时期价格将呈何种走势?特别是我国农贸市场在春节期间价格一般均有上涨,会不会与目前的涨势“两峰叠加”?今后还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将会影响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在近期价格监测过程中,我们已注意到有以下一些因素将可能影响未来市场价格走势:
(一)“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依然存在。目前市场价格的上涨我们认为可分为以下三类:(1)“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如城市粮油、猪肉零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该类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上涨,收购价格的上涨导致城市粮油、猪肉成本急速上升,直接推动粮油、猪肉的市场零售价格的不断上涨。(2)“供求拉动型”的价格上涨。如各地建设规模的扩大,造成水泥等建材的供求失衡,拉动水泥等建材价格上涨;保护耕地面积,压缩砖瓦生产,加之灾区重建家园,砖瓦用量增大,导致砖瓦供求失衡,拉动砖瓦价格上涨;小麦、水稻、油菜籽受灾减产,导致农产品供求失衡,拉动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农产品收购价格相对较低,形成了学术界常说的工农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次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也包含了成本推动的因素)。(3)趁机哄抬物价。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群众害怕涨价的心理,乘机哄抬物价,被哄抬价格的商品其生产成本和进货成本均无变化,且市场供求也未失衡,如少数地方食盐价格上涨。
由于最近以来水稻、小麦、
生猪价格涨势未减,且明年6-7月以前农产品供求状况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由于成本推动作用,春节前和明年午季前,城市米、面、猪肉市场零售价格将呈涨势。
(二)警惕“抢购风”的危害。由于“抢购风”是一种非正常消费心态,因此,它的出现,对稳定当前粮食市场价格危害很大。“非典”时期,听说有一户居民消费心态失常,一次抢购了几年都吃不完的盐。可见,在“抢购风”出现的时候,城市居民会超正常消费量“突击”购买商品,会使市场供求瞬间失衡,如果发生在粮食上,危害极大,这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因此,要注意宣传报道的“负”作用,要“内紧外松”地做好应对“抢购风”的准备工作。
(三)注意农民预留口粮的影响。由于受灾减产,农民在留足口粮之后,能够出售的商品粮明显下降,但由于农民总的开支水平变化不大,为了保证必要的开支不受影响,有的农民可能会卖“过头粮”,这一点我们已有听说。如果农民真的卖了“过头粮”,这意味着明年午季收成前将会出现口粮不足,不足部分必然要向市场购买,这将影响市场粮食供求平衡,如果发生影响,其影响时间应该在明年3-6月份,即过去所说的“青黄不接”的时间;如果卖“过头粮”的农户多,对市场的冲击就大,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应“未雨绸缪”,早早提防。
(四)其他一些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1)、由于国际市场粮油贸易数量受种植格局的限制(大米主要产自我国及东南亚,这些地区大多是人口稠密区域,商品粮数量有限),所以进口粮食以面粉为主,大米数量受限。因此,通过进口粮食来平抑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虽然行之有效,但对大米价格上涨的抑制较弱。(2)、春节前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已成为“习惯”,但今年要警惕这种“习惯”波及到粮油产品,防止“习惯涨价”与成本推动“两峰叠加”。
综上所述,我们要密切注视市场动态,及时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抓住重点(米油肉蛋,粮食为重),提前研究应对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