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建民通讯员孙琦焱 2003-11-20
前些日子,我省各地
生猪价格上涨。一些农民前来咨询,有的想
养猪,有的想扩大养殖规模。日前,笔者采访了省畜牧管理局研究员周仲儿。她提醒广大农民和养殖户,当前不宜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强饲养管理,调整结构,提高育成率、出栏率和
生猪质量,增加效益。
生猪价格为何会上涨?周仲儿认为,主要是饲料价格上涨引起的,一些地区遭遇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等农作物减产,再加上饲料主要原料玉米供应偏紧,导致价格上涨。其次,与主产区肉猪出栏量减少有密切关系。今年非典时期适逢
生猪补栏旺季,由于各地相继采取了限制
生猪流动等措施,使外省不少
生猪产区农户
仔猪补栏减少,导致最近
生猪出栏出现断层。
周仲儿分析,我省共有3万多个
养猪专业场(户),去年存栏数为1139万头,出栏1719万头,年外销到香港、上海等地200多万头,从外省调入肉猪250万至280万头,调入比调出多50万头左右。今年1至9月份,我省
生猪出栏数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3%至5%。目前我省某些地区出现的猪肉市场供应较为紧张的情况,主要与外省调入我省肉猪数量减少有关。随着价格的上涨,效益的提高,
生猪产区农民从10月份开始积极补栏,预计春节前后外省肉猪的调入量将会增加,供应是充足的。
当前,根据市场情况,农民可以适当发展
养猪业。但周仲儿提醒
养猪农民,当前虽然形势看好,肉猪销售高价位可能会再持续3至5个月,但切不可跟风,不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是要根据自身条件来安排生产,特别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养猪农民关键要做好“保质增效”的文章。要加强管理,降低病死率,提高
仔猪的育成率和出栏率。要在提高
养猪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瘦肉型猪,开发地方良
种猪,特别是要强化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发展无公害
生猪生产;同时要走规模化、标准化路子,加快
生猪养殖产业化进程,形成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