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猪市场渐入低谷,生产有所下降,生产效益不佳。表现在:一是,价格持续下跌。猪价自上年8月份出现回落以来,到今年6月跌入谷底,据全省11个地区市场调查统计,今年6月中旬,全省生猪平均价格5。78元/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28。4%仔猪平均价格5。67元/公斤,下降71%,猪肉平均价格9。42元/公斤,下降27。5%。二是,生产由高速发展期步入调整期。据6月末统计,全省生猪存栏1354。2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0。5%,其中可繁母猪存栏124。4万头,下降0。5%;猪出栏1064。2万头,增长7。3%。小规模饲养户、散养户弃养增多,大、中型养殖场(户)或压缩生产规模,或维持生产经营,与前两年纷纷扩大规模形成鲜明对照。三是,养猪效益下降。春节过后,受猪价下跌、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养猪效益讯速下滑到盈亏点以下,全省养猪陷入亏损状态。在此期间出栏一头猪要亏损50至100元,个别场(户)亏损还要严重,而去年同期每出栏一头猪可盈利百元以上,养猪效益反差极大。四是,生产者积极性受挫。表现突出的是补栏积极性不高,仔猪价格大幅度下跌,上半年跌幅达71%。母猪淘汰增多,可繁母猪存栏出现近三年来的首次下降。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第一,生猪产销周期性变化规律作用的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生猪市场已经历了7个变化周期。总的趋势是周期时间拉长,波动幅度加大。前六个周期最短的360天,最长的960天。平均每个周期盈利天数占87。2%,亏损天数占12。8%。此次周期(即第七个周期)自2003年5月以来,已历时1125天,其中盈利期长达1000天左右,占88%,亏损期125天,占12%。此次周期较长也是由于消费需求的超常增长。近年来受禽流感影响,消费者对猪肉消费出现补偿性增长,猪肉消费量增长较快。另外,农村猪肉消费量增加。随着国家实行“种粮补贴”、“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刺激了农村猪肉消费。在这种消费需求拉动下,生产出现高速增长,近三年全省猪存栏年递增率达到9。6%,出栏递增率达到8。2%,是历史上较高时期。受商品供求规律作用,猪价回落也是必然趋势。
第二、生猪生产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有限。上半年,在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之时,由于生产和加工环节相互分割,没有形成统一的利益整体,一些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受“买涨不买跌”的经营方式影响,未能扩大生猪收储,个别企业甚至减少加工量,以期望猪价探底,这也加剧了市场波动。加之,政府还没有建立起生猪产销宏观预警和调控机制,在调控产销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信息不对称,农民获得信息渠道有限,而且权威信息发布不足。农民只能看眼前市场组织生产,生产的盲目性大。这种生产大起大落,也加剧了市场波动。
二、下半年形势预测
根据我省生猪生产和市场变化规律,结合当前的猪群结构、饲料供需状况以及猪肉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全省生猪市场行情将稳步回升;全年生产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
有利因素:一是产销趋于平衡。目前,生猪生产增速趋缓,存栏猪量略有下降。猪群结构较为合理,可繁母猪占存栏猪比例在9.1%,仔猪、育肥猪比例也处于正常水平。市场供给不会出现问题。下半年受季节性消费增加和节日市场需求拉动,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所增长,加之省外市场对我省生猪需求将有较大幅度增长等,会拉动生猪市场平稳回升。进入六月下旬市场已出现回升苗头,目前猪价每公斤6.2元左右,已比上月上涨了7.8%。
二是饲料价格趋于稳定,生产成本不会有大的提高,生猪生产效益可能逐渐恢复到盈亏平衡点以上。
不利因素:一是猪病的威胁仍然存在,如防控不到位,会给生产造成损失。二是今年的生产效益要比前两年差,可能影响到生产者积极性。
在现阶段,建议生产者应着力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加强实用技术的应用,加强饲养管理,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采取排开补栏、均衡上市方式,化解市场风险;发展适度规模生产,以求规模效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宏观预警和调控机制,保证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