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年的高价徘徊,生猪价格开始在大家的预料中逐渐下滑,今年10月下旬不足10天的时间内生猪价格从9.7元/公斤一路下滑到8.5元/公斤,有些地方甚至降到了8元/公斤以下。尽管猪价回落已是大家预料之中的事,但下降如此之快还是让人多少吃了一惊,也让民间资本流向养猪业的高涨热情有所降温。有人开始怀疑我省的生猪存栏是不是已进入高峰周期,猪价会不会一路下滑,重演2003年低价无利的一幕。要回答这个疑问,不妨先从我省生猪价格波动本身说起。
这次我省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剔除拉猪中介人商业炒作的因素外,至少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首先,是上海生猪市场对我省的巨大影响。由于新交通法的严格实施,以及供应上海市场的其他省份生猪存栏数量的减少,造成年需要700多万头外调生猪的上海市场有价无市,而我省仅上半年就直接供应上海生猪142万头,占上海市场外调猪的80%。也就是说,上海市场生猪价位的涨跌将直接波及我省。因此,当上海政府方面加紧扩充货源抑制市场物价时,我省受到直接影响就不足为怪。其次,随着禽流感影响的逐渐减弱,禽肉、蛋消费逐渐回升,并占领一部分猪肉市场。最后,豆粕、玉米等大宗原料价格回落,国家宏观控制经济过热的综合措施出台(如10月28日存贷款利率的增加)等也对猪价的回落产生影响。
尽管如此,下面因素的存在将促使高位猪价继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让广大养猪户有利可图。
首先,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促使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养殖业的支持力度。同时,随着全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一方面农户散养猪的存栏量在缩小,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量在扩大,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景。
其次,农业部在《2004年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中指出:“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0166亿头,出栏1.8803亿头”,“目前山东、河北、湖北、河南等生猪生产省的能繁母猪占存栏生猪的9.5%以上”,由此可测算出2004年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为3816万头,这与2003年我省生猪存栏和出栏总量的4.66亿头和5.92亿头、能繁母猪存栏4455万头相比有大幅下降,由此造成生猪和仔猪价格居高不下。但要弥补生猪存栏量的不足,首先要恢复母猪的饲养量,而一头母猪从出生到性成熟要经过长达8个月的时间,再从对后备母猪调情配种到其怀孕产仔又要长达4~5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即使从今年4月开始着手恢复生猪饲养,至少也要到2006年上半年才能使母猪和生猪的存栏量达到4.66亿头,我们还有至少一年多的养猪最佳时期。
要避免受到市场冲击,养猪户要有所作为。一、饲养良种猪,或者加大品种改良的速度和强度。省畜牧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我省的生猪品种改良率不足50%,全省生猪市场每年需要父母代种猪、祖代种猪、曾祖代种猪共计约170万头,而目前注册的合格种猪场每年供应的种猪尚不足50万头。因此,对一些有实力的养猪场来说,转变为二级种猪场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二、提高饲养水平,降低饲养成本。饲料、兽药新法规的不断推出以及饲料、兽药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客观上为饲养业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后盾,养猪场(户)要善于利用场家的各种服务资源为己所用,以提高饲养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三、善于利用先进的饲养模式和生产技术。随着规模化养猪场的不断推进,新的养殖理念和养殖技术也不断得到实践。例如引进健康、环保的生物安全标准,实行隔离封闭、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逐步实行早期断奶和人工授精技术等,以降低市场风险,提供更坚实的利润保障。四、组建养殖小区,统一引种、统一管理、统一出售,增强抗疫病、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扩大信息来源,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学会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另外,培养自己的农业经纪人、寻求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存栏高峰时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存栏低谷时适当补充母猪数量等,广大养猪户在短期内仍有赢利空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