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总结荣昌县建设畜牧科技城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从中得到的有益启示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立足于县情,着力培育特色经济,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特色经济 畜牧科技城
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已在全国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任何一个县,只要结合本地实际,抓住特色,就一定能创造出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我国唯一的以畜牧科技为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于1998年10月18日在荣昌县举行开城仪式后,已经走过了近八年的建设历程。总结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的成功经验,荣昌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道路给了我们有益昭示。
一、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的背景
在荣昌县建设畜牧科技城,是历史的总结,现实的选择,科学的决策,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行性。
(一)畜禽品种资源优势明显。荣昌县是我国著名的三大优良地方猪种和世界八大优良地方猪种――荣昌猪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荣昌猪驰名中外,1957年被载入英国《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成为国际公认的宝贵猪种资源。农业部在“七五”规划中,把荣昌猪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优良地方猪种。外地到荣昌引种购猪的历史已逾百年。荣昌猪已推广到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供其纯繁和杂交利用。荣昌还是全国最大的仔猪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荣昌县每年向全国各地销售仔猪130万头左右,种猪出口到越南、朝鲜(专题,图库)等周边国家。荣昌猪经过4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猪种之一。
此外,荣昌白鹅(属四川白鹅的优秀种群)也是荣昌县宝贵的家禽品种资源,与荣昌猪一同被列入了国家畜禽资源保护品种名录。对于一个农业大县来说,能同时拥有两个历史悠久且被国际、国内社会公认的宝贵畜禽良种资源,极具特色。
(二)畜牧兽医科技人才密集。荣昌有着悠久的牧业发展历史。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荣昌就设有畜科所。建国后,荣昌建有高层次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聚集了一大批畜牧业的科技人才精英。县境内有全国唯一的畜牧兽医高等本科院校――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现改名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中国大陆唯一的国办养猪科研机构――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现与重庆市种猪场和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所合并改名为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等教学、科研、生产单位,拥有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约1300名,其中高级科研人员196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科技人员14名。同时,每年还有一批全国著名的畜牧兽医专家、学者到荣昌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荣昌已成为全国畜牧兽医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方。
(三)畜牧特色经济效益突出。荣昌畜牧业的产业优势,可用一句形象化的话来概括:“荣昌猪鹅蜂,畜牧陆海空”。养猪业发达,母猪存栏量每年在10万头左右,占重庆市的1/12,其中荣昌猪纯种母猪的存栏量占重庆市的1/3,每年产仔猪180万头左右。全县养猪业年收入6亿多元;养鹅业兴旺。全县有近10万农户饲养荣昌白鹅,年出栏肉鹅180万只左右,占重庆市的1/6,养鹅年收入近6000万元;养蜂业繁荣。1997年养蜂2.33万群,蜂产品1400多吨,占重庆市的1/4,养蜂年收入1000多万元。可见,在荣昌县域经济结构中,畜牧特色经济十分明显。由于荣昌县利用科技发展畜牧业成绩显著,1997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畜牧兽医科技示范县称号。
(四)饲料兽药市场初具规模。由于荣昌猪的影响和畜牧兽医科技力量雄厚,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大量饲料、兽药商家云集荣昌,形成远近闻名的荣昌饲料兽药一条街。通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到1998畜牧科技城建城前,已有160多户外来饲料、兽药集团(企业)在荣设立办事处、经销部,共有销售网点180多个,涉及饲料品牌600多个、兽药品种千余种,饲料年销量30多万吨,饲料兽药年营业额8亿多元。荣昌已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饲料、兽药集散地。
(五)养猪历史悠久基础扎实。荣昌县养猪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县98%以上的农户都养猪,养猪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户养猪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对饲养、配种繁殖、常规病防治技术均能掌握。
充分发挥和利用荣昌畜牧优势,把荣昌的畜牧产业和品牌优势、人才科技集成,通过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畜产品深度开发等措施,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畜产品、饲料兽药的产品质量,对于推动畜牧科技优势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荣昌县域经济建设,推动重庆市乃至全国养猪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荣昌县委、荣昌县人民政府在广泛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与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种猪场反复协商、通力合作,决定在荣昌县建设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认为,高校科研单位及地方政府联手创办这样一个畜牧科技城,既突出了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方向和特色,又能吸引外资,活跃市场。原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对畜牧科技城建设申请报告亲笔批示:“荣昌县关于创办畜牧科技城的规划设想是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出发的,也是独具特色、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很令人鼓舞。”
二、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的路径
方向确定以后,荣昌县集全县之力,有条不紊地推进畜牧科技城的建设。
一是持之以恒,坚持建设畜牧科技城不动摇。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建设畜牧科技城的战略决策形成之后,荣昌县历届班子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把建设畜牧科技城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抓手”,始终坚持实施这一战略不动摇。
二是精心规划,确立畜牧科技城建设发展方向。为了做到建有依据、方向和目标,荣昌县聘请有关专家,经过多方论证,制定了重庆畜牧科技城2001-2010年发展目标,使重庆畜牧科技城的发展既有整体目标,又有阶段性目标。
三是正确导向,形成畜牧科技城建设的强大合力。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荣昌县通过各种形式,首先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畜牧科技城建设为先上来,把各方力量凝聚到畜科城建设上来。同时,通过新闻发布会、畜牧科技论坛、产品博览会等方式,把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的影响力扩展到全国各地。
四是发展产业,狠抓生猪生产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荣昌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支持各镇建立生猪生产基地和其他特色产业基地,努力扩大畜禽养殖规模。在此基础上,通过示范引路、招商引资等措施,带动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其它组织和个人积极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和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形成一批加工型、流通型、服务型龙头企业,促进县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五是优化环境,坚持硬件软件建设两手。一手抓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县城昌元镇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改造生态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为强力推进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发展基础。一手抓投资发展软环境优化,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有效措施。强化舆论监督,严查重处各类破坏投资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大小企业并重、县域企业与招商引资企业并重,主动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主要成就
重庆畜牧科技城的建设可以分为“实城”和“虚城”两个方面,从“实城”的建设上看,重庆畜牧科技城的科教园区、生产基地、市场三大功能体系基本形成;从“虚城”的建设上看,重庆畜牧科技城的品牌越叫越响,品牌效应越来越大。重庆畜牧科技城已逐步由“空城”变成了“实城”,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一)“科研+基地+市场”有机组合,三大功能体系日益完善
按照规划,重庆畜牧科技城由科教园区、生产基地、流通市场三大功能体系构成。科教园区包括建造中国猪博物馆和教学培训、猪育种研究、荣昌猪核心群纯繁保种研究、动物饲料与药品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畜牧业监测、畜牧科技服务、畜牧业信息等八个中心的建设;生产基地由荣昌猪纯繁供种、商品仔猪生产、白鹅生产、养蜂生产、饲料生产、兽药生产和畜产品加工七大基地组成;流通市场主要包括建立饲料兽药市场和畜产品交易市场。各功能区发展步伐近年来明显加快,成绩显著。
1、科教园区建设发展喜人。重庆畜牧科技城诞生以来,人事部畜牧科研博士后工作站、农业部种猪性能测定中心、农业部国家级资源场、重庆市养猪技术工程中心、重庆市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省市级科研机构相继在荣昌挂牌。中国猪博物馆项目已经申报;荣昌猪、荣昌白鹅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资源保护名录,正在进行纯繁保种和开发利用;动物饲料与兽药研究成果丰硕,优质高效饲料添加剂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草药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以牛羊为主要对象的胚胎移植技术及其产业化基地已破土动工,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进行的“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研究”进展顺利,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预计不久中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将在荣昌诞生;利用荣昌猪资源导入外血选育的CRP配套系猪研究进入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成为“入世”后国内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系;培育并审定通过了重庆市第一个家禽地方品种(配套系)??渝西乌鸡;畜牧业监测中心已经申报待批,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的畜牧业信息平台正在抓紧建设;农业部已经批准的种猪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即将正式开工建设。
2、生产基地建设欣欣向荣。以乡镇为基础,荣昌县的百头千头万头养猪场和母本养殖示范场不断扩大规模,二十个基地镇每年生产良种猪200万头以上,外销140万头以上。该县的铜鼓养鸡专业镇、路孔养蜂专业镇、荣隆鹅、鸭苗孵抱专业镇等基地的辐射能力日益增强。在重庆市市级经济开发区板桥工业园区,以方通、天龙、正通等十二家按GMP标准建设的兽药厂陆续投产,年产值近20亿;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嘉吉农标普瑞纳公司、中国500强企业中的新希望集团、巨星集团、普华集团、铁骑力士等大型饲料企业相继在荣昌投资办厂;“川牧”、“鸣牌”、“法大”饲料品牌闻名全国,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产销两旺,使荣昌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饲料、兽药生产基地并向全国最大的饲料兽药生产基地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蒸蒸日上,渝兴食品有限公司、怀乡食品有限公司和富旺达食品有限公司是畜牧科技城畜产品加工支柱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工技术,产品质量可靠,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而且远销俄罗斯、新加坡、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3、流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市场是重庆畜牧科技城科教园区和生产基地实现价值的主要场所,是重庆畜牧科技城从“无形”到“有形”的重要表征。2003年,荣昌建成了中国西部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饲料兽药专业批发市场??重庆畜牧科技城西部饲料兽药市场,该市场是农业部确立的饲料兽药市场信息采集点,是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确定的全国81个重点农产品市场和全国80家农资连锁经营重点企业之一。目前,这个市场吸引了全国27个省、市的大小商家524家入场,各种品牌10000余种畜牧相关产品入市交易。据统计,2005年该市场年销售额已逾15亿元。现在,市场的三期扩容工程已经立项,其目标是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信息最灵、最有影响力的畜牧专业市场。
(二)“畜牧高峰论坛+产品博览”,“猪城”品牌享誉国内海外
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近八年来,借助三届投资贸易洽谈会及两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的成功举办,品牌效应日益扩张。2005年9月,由中国农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暨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第四届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吸引了全国4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的100余名博士、50多名畜牧业知名人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00多名企业家汇聚荣昌,探讨新阶段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思路,传递世界畜牧前沿科技和当今畜牧产业热点,交流全国畜牧产业新品,充分展示了重庆畜牧科技城形象,大大提升了重庆畜牧科技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经农业部批准,我国唯一的畜牧高层权威专业论坛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将每两年定点在荣昌举办,这必将进一步推动重庆畜牧科技城的发展建设,促进重庆畜牧科技城品牌效应的提升。
(三)特色效益日益彰现,县域经济长足发展
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七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成为推动荣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8.74亿元,畜牧业总产值为10.76亿元,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近60%,大大高于全国32%的平均水平。2005年,板桥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9.5亿元,实现税收5500万元,园区内工业产值已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6.5%,园区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
四、重庆畜牧科技城建设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
荣昌县在推进畜牧科技城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1、依靠畜牧科技人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研究和转化,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2、依托独特的畜牧资源优势,进行深层次、综合性地科学开发,拉长资源开发链条,形成“小企业、大规模”的饲料兽药产业集群,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及品牌优势。3、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辐射西南乃至全国的饲料兽药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循着荣昌县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径,我们得到的启迪是:
(一)发展县城经济,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因为城镇集聚了县域内各种资源和行业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点。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县城、在集镇。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二)发展工业经济,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从不同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看,无工不富是历史的逻辑,现实的真理。在县域这个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层次低,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经济欠发达,缺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就必须发展工业经济。荣昌县把“办企业”作为加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8.2%,拉动国民经济增长6.3个百分点。
(三)发展民营经济,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竞争意识强,并且对政府没有依赖关系,对活跃县域经济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大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激活要素市场,增加财税收入,拓宽政府积聚财力和积累资本的来源,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荣昌县民营经济完成产值83亿元,实现利税7.2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四)发展特色经济,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立足于县情,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在上述思考中,发展特色经济尤为重要。因为近年来荣昌县经济的大发展是该县特色经济能量充分释放的结果。那么,如何寻求自身特色能量释放的最佳途径呢?
1、要研究挖掘自身特色优势。每个县域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如域内蕴藏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的水能资源;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这主要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域内已集聚的智力资源,或成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有的则以上优势兼而有之。经济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即使再贫困的地区,也会存在某种资源优势,或自然资源方面的,或社会文化资源方面的。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这种资源,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所以,作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一定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吃透县情,理出发展思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闯出一条适合本县域的发展之路;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发掘自己的发展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本地经济的特色。
2、要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指出:最有效、最合理的社会生产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只生产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并用这种产品去同其他国家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这样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好处。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已经得到各地经济发展实践的印证。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一定要按照比较经济利益的原则,研究制定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参与县域外的经济分工与协作,突出自身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毫无特色的大而全、小而全。
3、要依托科技提升特色经济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县域经济要搞出特色,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或者是传统优质产业,如果离开了科技和信息的运用,都是不可能的。靠科技形成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所以,县域经济必须加大科技含量投入,重视科技人才,增强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重庆畜牧科技城科教园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荣昌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90%的产品都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重庆畜牧科技城的支撑。
4、要优化环境依法行政服务特色经济发展。县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历史上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传统的计划经济惯性,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形成特色经济的话,则时间长、代价高。因此,发挥县域政府的作用对形成特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政府必须依法行政,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障碍。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王清光.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N] 中国经济时报 2005-7-11
3李启松.发挥畜牧优势运用科技力量努力打造中国一流的畜牧科技之都[R]在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发展论坛上讲话2005-9-25
4编辑部.中国畜牧科技城诞生背景[N] 新荣昌2005-9-23
5重庆市、荣昌县关于建设重庆畜牧科技城的相关文件
(作者:胡德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