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圈转行
面对市场低谷,很多养殖户没有正确的心态,一见市场出现低迷波动就开始慌张,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观望不见好转就快速拆圈转行。俗话说,有利无利常在行,决不能因一时的猪价下跌就乱了分寸,慌了手脚。引用一句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荆继忠副秘书长的话:“无论价格高与低,养猪场毕竟要存在,问题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资金、市场开拓、降低生产成本的管理能力等),挺住当前的低价风波,挺不住就死亡,挺住了就可以生存,就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再赚大钱奠定基础。”
忽视种群
也有一些养殖户,看到市场不景气,就保持现状,忽视猪群调整,特别是忽视种猪群的调整。目前正处于猪价下跌时期,养殖户应乘机整合猪群,把老、弱、病、残的猪,生产性能低下的猪坚决淘汰掉,尽快引进良种,千万不要贪便宜,盲目引进疫情不明、系谱不清、不合种用标准的种猪。猪价好时,土杂猪也能卖个不错的价钱,猪价落时,方显出优良种猪的优势,种猪是生产机器,种猪是龙头,只有不断优化提高种猪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率。抓住猪价下跌的时机,及时更新品种,亦是养猪人亡羊补牢的措施之一,只有这样,才能蓄势待发,等行情好转时赚上一笔。
松散管理
大部分养猪户见养猪没了利润,就放松管理。影响养猪业效益的因素分为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和可控制的内部因素。商品猪的市场需求、生猪价格或相关的畜禽、水产品的价格,饲料、原料市场价格,以及人们的收入状况、地域差异等,是养猪户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而猪场内的环境控制、疾病预防、营养水平、设施改造、成本管理、猪本身的品质是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猪场管理者要加强细化对可控因素的管理,练好内功,向管理要效益。
轻视防病
疫病防控观念淡漠,人员随意进出,消毒工作更是可有可无。其实,越是在困难时期,越应注意人流、物流、车流的控制和管理,避免形成交叉感染,尤其在人员出入场管理方面,更应重视。有的猪场也设有消毒间、洗澡更衣间,但形同虚设,监管不严,盲目减少消毒次数,降低消毒标准,消毒不到位,走过场,讲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面对猪价的巨大压力,养猪户更容易忽视驱虫及灭蝇、灭鼠工作,如果寄生虫存在于猪的肠道内不但会引起各种肠道疾病,还会造成营养不良,使猪的生长速度降低,甚至形成僵猪;苍蝇和老鼠也会给猪场带来好多疾病,从而影响猪的健康,进而降低经济效益。
疾病仍是当前影响养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疾病的治疗更为重要。健康和稳定的猪群是发挥猪的遗传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可称之为猪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猪价本已处低谷期,猪场再暴发传染病,可谓上加霜,猪场不倒闭才怪呢。
降低营养
由于目前生猪行情不好,一些小规模养猪场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对所喂饲料也不再重视,随意改变饲料配方,如降低豆粕、鱼粉等的用量或改用杂粕,有的干脆只用玉米麸皮,这样就使得饲料中蛋白质或其它营养成分不足,饲料营养不均衡,造成料肉比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尤其是妊娠母猪料,可直接导致仔猪初生重降低、弱仔增加,哺乳母猪泌乳力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增高,并且该影响直至生猪出栏(生猪生长缓慢),从而间接降低了生产效益。饲料营养水平应与饲养的品种猪的生理阶段和环境相适应,并且还应充分考虑饲料加工(粒度)和饲喂技术(自动饲喂、限饲、敞开饲喂、自由采食、添加酶制剂)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饲料配方应随季节变化而及时调整,夏季高温引起采食量下降,要相应提高日粮浓度,特别是能量和维生素水平,尤其是哺乳母猪饲料配方中必须适量添加油脂或猪专用高亚油酸脂肪粉,保证其生产潜能的发挥;冬季低温使猪的采食量增加,但散热量也增加,因此不能因采食量增加而盲目降低日粮浓度,相反还应适量增加能量饲料的添加量,提高蛋白饲料利用率。保证饲料原料的品质,符合质量标准,千万不要使用霉变或被污染的饲料原料。
有好的种猪,更要使用好的饲料,但许多养猪者却想“低投入,高产出”,这是绝对做不到的,在营养方面只有“高投入”才能获得“高产出”,降低饲料支出,主要靠指标管理,设定各饲养阶段料重比指标,并计算出各增重阶段猪群各种料号的饲喂量,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计划指标执行情况,减少饲料浪费,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
延时饲养
猪的发育规律是前期长得快(90公斤以前),90-100公斤后生长速度快速下降,生长缓慢,但是脂肪的沉积相对增快,因此当体重超过100公斤时,猪的料重比升高,生猪胴体瘦肉率降低。当猪长到100公斤左右时,养殖户如果为了避开低价期,延时出栏,就会造成猪的饲料消耗增加,瘦肉率降低,这与目前市场上的生猪瘦肉消费观念不符。因此建议养殖户,结合实际情况,生猪出栏要及时,并应该养瘦肉型良种猪。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