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年猪肉消费:1979年10.89公斤,2002年34.49公斤,2005年达到38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15.39公斤高出22.5公斤,比发达国家美国34公斤高出4公斤,比全球最高猪肉消费组织欧盟人均43.2公斤仅仅少5.2公斤。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肉食品消费多样化,而且牛羊肉、禽肉、禽蛋消费比例在增加,猪肉消费总量在未来几年估计很难有大的突破。进入2006年,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已经表现出受猪肉消费总量的限制。 据调查,进入2006年各地母猪存栏都在缩小。第一季度湖南省规模化母猪存栏减少6.5%;北京市存栏也在减少,规模化猪场最多减少20%;黑龙江存栏减少30%,吉林农村养猪减少30%,全国母猪存栏平均减少15%,全国基础母猪存栏将减少690万头。一季度的调查统计存栏母猪大幅度减少,不是简单的养猪大起大落的重复,而是显示我国养猪业开始步入一个较长的整理转型期。 过去20年正处于我国市场经济初期,饲料原料和猪肉价格大波动使得养猪机会利润空间很大,加上猪肉消费需求空间很大,国家菜篮子工程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及其他行业闲散资金转入养猪产业很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猪业近20年的飞速发展。其实养猪业是一个低利润的行业,生长周期很长,投资成本高,回收慢。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养猪业“红、蓝、黄(环)”三大疾病泛滥,病菌交叉综合感染,给生猪生产预防、保健、诊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尽管采取了很多生物安全措施,但生猪生产存活率还是较低,2004年我国每头母猪年生产出栏不到14头肥猪,生猪年出栏率才127%;生猪生产死亡率、饲料成本、生产总成本居全球主要猪肉生产国首位。 我国近20年养猪业的发展相对全球主要猪肉生产国来说,可以用“速度最快、数量最大、水平最低” 十二个字概括。这十二字告诉我们,今后我国养猪业的整理转型期时间会更长,情况更多变,振荡更频繁,结果更错杂。养猪业靠机会靠形势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一去不复返。今后养猪业是靠规模、靠技术、靠管理、靠员工素质发展的时代,外行、散养将退出市场,猪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出现屠宰加工业、饲料加工与生猪生产联合兼并共同发展的趋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规模猪场将出现“发展、兼并、转型、缩减、退出、倒闭”并存的局面,全国147万个规模猪场和养猪专业户将减少一半以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