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市场周期变化规律:
从1996-2006年我国活猪平均价格走势以及以猪料比价(以猪料比价3.9左右为盈亏平衡线)反映的养猪盈亏周期变化可知,这10年中,我国生猪市场经历了两次时间较长的高盈利期:第一次是1996年下半年开始到1998年上半年结束,维持了两年左右;第二次从2003年7月分左右开始至2005年底,维持了近两年半。同时还经历了两次较为深度的亏损,分别在1998、1999年和2003年上半年,亏损维持时间均在1年以内。1999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的3年多期间有3个小的盈亏周期,基本维持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小幅震荡,较为平稳。
猪价走势及盈亏周期变化基本一致,折射出来的均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因此,分析周期变化规律的根本还是分析供求关系的变化。
第一次高盈利期(1996年下半年――1998年上半年):
经济快速发展,需求旺盛,消费品价格上涨,猪价随之上涨,盈利水平较高,导致养猪积极性高涨,存栏增加。盈利水平越高,存栏水平超过正常水平的幅度越大,供大于求的程度越大,后市跌得越惨。
第一次深度亏损期(1998、1999年)
第一次高盈利期间存栏大增,导致大幅下跌。同时遭遇亚洲金融危机。亏损维持数月后,存栏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开始反弹,走出低谷。
3年多的微利期(1999年下半年――2003年初)
由于期间生猪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均较为平稳,没有诸如“亚洲金融危机”之类的外界因素影响,生猪市场走势靠自身供求关系调节,长期处于微利-微亏的平稳态势:夏秋季节肉类消费淡季,需求若,猪价跌,微亏;冬春季节肉类消费旺季,需求强,猪价涨,微利。存栏维持在较合理水平。
第二次深度亏损期(2003年上半年)
由于2003年上半年我国发生非典疫情,省际间交通受阻,生猪运销停滞。生猪存栏下降,尤其是母猪存栏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生猪生产从源头上遭到重创,恢复缓慢。导致后市供应长期严重不足。
第二次高盈利期(2003年下半年――2005年底)
由于“非典”这一外界因素改变了生猪供应格局,而且最终导致存栏远低于正常水平,供求矛盾异常突出,同时期间受“禽流感”疫情刺激、“玉米霉变事件”等影响,此次高盈利期创纪录的维持了两年半左右。长期的高盈利导致生猪存栏快速增加,母猪存栏比重攀升,2006年生猪市场亏损在所难免。
由以上分析可知,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此规律的背后仍是供求关系变化这个杠杆在起决定作用。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外界因素对生猪市场影响不容忽视。同时,“高盈利-深亏损”这种超乎异常的大幅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巨大,而这种大幅波动的原因即在于:高盈利时“一窝蜂上”,亏损时“一窝蜂抛”,养猪业从业者结构中,“机动性较强”的散养户、投机商的无门槛进入和撤出生猪市场是根本之所在。
出自《中国畜牧杂志》2006年第10期 <生猪期货的上市将改变我国生猪市场周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