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9月26日讯 记者翁淑贤报道:“2006年中国草业发展论坛”今天在广州开讲,来自全国各省区的200名草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分析了草业在维护我国生态和食物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专家们分析认为,南方地区利用粮草轮作不但可提高中低产田的生产潜力,促进畜牧业结构的调整,还能撑起一个新兴的生态产业。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算了一笔账:我国南方约有6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若将其中的40%(即1320万公顷)实施粮草轮作,按单产平均提高15%计算(即每亩增产45公斤),可增产粮食891万吨,相当于增加了2970万亩耕地。而实施粮草轮作收获的大量优质牧草还可养活大批牛羊。按每亩牧草饲养2个羊单位计算,可增加畜产品594万吨,折合5940万吨粮食,相当于1.98亿亩耕地的粮食产量。更重要的是,粮草轮作还有利于耗草型畜牧业的发展,促进畜牧结构的调整,将“人畜共粮”、“人畜争粮”的农业系统引向“人畜分粮”。如果将以猪为主的耗粮型畜牧业调整成以牛羊等草食动物为主,可以大幅度减少粮食的消耗。据测算,每减少1万头猪,扣除生产等量肉类草食动物的饲料消耗,相当于节约了1286万亩的耕地负载量。
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胡民强称,目前广东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地面积267.7万公顷,但大部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果园面积100万公顷,但果园草地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份有冬闲田153万公顷,但被用来种植黑麦草的面积不过1万公顷左右,造成大量水、热、光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样,广东的畜牧业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畜牧业生产以耗粮型猪鸡为主,饲料用粮基本从外省购入。全省牛羊等草食家畜的肉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2.06%,远低于全国14.8%的水平,而发达国家畜牧产值的50%以上是由牧草转化而来的,这说明广东草食类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