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猪价行情短信  猪e周刊  VIP专区
首页 | 技术 | 财经 | 商城 | 种猪 | 仔猪 | 兽药 | 饲料 | 器械设备 | 招聘求职 | 康大夫 | 猪猪问答 | 猪猪报价 | 猪猪论坛 | 猪友圈 | 博客 | 百科 | 导航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养猪新闻 > 行业点评 >

我国优势产业布局加快农业转型

时间:2008-06-10 来源: 作者: 点击: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步骤。“十五”期间,农业部研究编制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并于2003年全面实施。《规划》选择了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等13个优势农产品,重点建设了4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从第四届农交会的布展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三年多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变。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市)都正式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初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规划体系。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资源配置,挖掘了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加强规划指导,加大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带动、市场服务拉动和信息服务的作用,使我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据最新统计,目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集中度分别达到86%、92.3%、62.1%和53.2%;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的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7.5%和98.4%;长江流域油菜在全国已占绝对优势,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业带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7.8%和88.7%;甘蔗、柑桔、生猪、肉牛、奶牛和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也明显提高。

  在优势产业带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产品优质化率也在不断提高。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水稻、高油大豆面积已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比重比2001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双低油菜和优新苹果面积超过七成;名特优新畜禽、水产品明显增加;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快。

  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过程中,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加工区已显雏形。初步形成了内蒙古的乳品,河南、河北的小麦和肉类,吉林的玉米和肉牛,湖南的水稻,江苏、福建的茶叶,新疆的葡萄和番茄,京津和上海等大城市郊区的畜禽、果蔬、乳品等精深加工的格局。同时,各类龙头企业逐步将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向优势区域转移。这些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带动了优势农产品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

  优势农产品当然会提升出口竞争力。目前,我国苹果已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陕西、山东两省鲜苹果出口量占全国苹果出口总量的80%。东南沿海、黄渤海及长江中下游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8%,其中,对日鳗鲡出口量占日本鳗鲡进口市场的90%以上,对美罗非鱼出口量占到美国罗非鱼进口量的60%。

  崛起的中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正在向着做大、做强、做优、做长方向发展,成为我国畅通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点睛之笔。

  从即将开幕的第四届农交会这场盛宴上,我们可以看到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用有多大。现在,专用粮食作物、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水产业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很多地方并行不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进程正在缩短。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注册会员
图片新闻
今日热帖
热门文章  
热门日志  
推荐商品  
猪猪问答  
关于猪e网 - 广告宣传 -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网招聘 - 网址导航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猪网 - 猪e网 - 猪易网
业务联系: (010)82921526 82920653
京ICP证090350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