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录于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7年3月关于中国畜牧业与畜产品的半年度报告当中的养猪业的部分。本文附有报告原文的链接。原文当中包含相关数据和表格,这些数据和表格在本文当中没有列出。
报告精华
美国直接出口到中国以及经过香港转口的红肉(主要包括冰鲜/深冻猪肉、肉制品和杂碎)的出口额2006年度达到9400万美元,由于出口价格高,比上年降低了15%。中国对美国牛肉的需求依然强劲,对中国大陆的"间接出口"可能会达到或超过2003年的水平,但是在中美双方关于牛肉贸易的种类以及进口检疫条款方面达成协议之前,官方贸易不会继续。中国2007年的牛肉产量预计会增长5%,达到790万吨,而猪肉产量预计增长4%,达到5440万吨。由于疯牛病造成的贸易限制,预计中国2007年的牛肉进口量仅有2000吨。猪肉进口量预计将增长4%,达到5.5万吨。中国的牛肉和猪肉出口量2007年预计将增长3%,新加坡最近同意从中国的两个省进口牛肉(疑为猪肉 - 译注)。
摘要
美国直接出口到中国以及经过香港转口的红肉(主要包括冰鲜/深冻猪肉、肉制品和下水)的出口额2006年度达到9400万美元,由于出口价格高,比上年降低了15%。在2006年,美国直接运往中国的猪肉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5%,从香港转口进入中国的猪肉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0%,下水的价格上涨了188%。中国对美国牛肉的需求依然强劲,但2007年能否恢复牛肉贸易尚属未知。业内相信,2007年经“间接渠道”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牛肉将达到甚至超过疯牛病禁令之前2003年的水平。中美双方将继续就进口牛肉产品的种类以及进口检疫条款方面的事宜进行协商。如果您想了解中美2006年5月至9月间牛肉谈判的背景信息,请参考CH6074文档(2006年9月7日发布)。
在2006年12月间,外国农业局北京办事处在北京组织了第二轮中美食品安全双边研讨会,该研讨会的目标仍然是为中美之间肉类及家禽产品的贸易铺平道路。会议上,双方在若干领域达成了协议,旨在将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障碍降至最低。中国同意接收行业发来的关于进口肉类与家禽制品的EMail信息(具体地说就是出口证书日期与号码),而先前中国是要求由美方提供完整的电子的出口许可证。中国还同意合作开发微生物风险评估以及食源致病微生物检测的方法。由于检出了莱克多巴胺残留,中国将两家美国猪肉屠宰场从进口名单上除名,并拒绝立即恢复其进口资格。不过美国农业部、美国的肉品工业以及莱克多巴胺的生产商正在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作为美国农业部与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之间食品安全协商的结果,中国自2006年初以来就未曾将任何肉品或家禽产品的生产商“除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外国农业局北京办事处预计中国2007年的肉类总产量将比2006年提高5%,达到8460万吨,其中牛肉占9%,猪肉占64%,羊肉占6%,禽肉占19%。 由于内需增强、供应滞后,中国2007年的牛肉产量预计将比上年增长5%,达到790万吨。由于中国针对疯牛病采取的限制措施,预计中国2007年的牛肉进口量将与上年持平。中国2007年的牛肉出口量预计将增加3%,达到102,000吨。随着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出口量逐渐恢复,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将会缩减。由于延迟屠宰,中国2007年的猪肉产量预计将增长4%,达到5,440万吨。中国的猪肉进口量预计将增长4%,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延长屠宰日龄,也是因为人民币汇率的上涨。
猪和猪肉
中国2007年的猪肉产量预计将增长4%,达到5,440万吨。在上次畜牧年度报告(CH6074)当中,预测中国2007年猪肉产量为5,580万吨。但考虑到屠宰日龄的延长,经过调整,将这个估算值略微下调,成为5,440万吨。
2006年中国的生猪和猪肉市场生产经历了前3个季度的低谷,在最后一个季度高涨。当初在2003-2004年间,消费者因为担心传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纷纷从禽肉转向红肉,生猪和猪肉生产利润增加,猪场纷纷扩大规模。结果,2005年初期母猪存栏量显著上升,生猪出栏头数同比增加8%,达到4,500万头。供应过剩造成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之间猪价低靡。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和江苏各省爆发了猪瘟,造成猪肉消费量减少,结果又进一步拉低了猪肉价格。
最近,由于玉米、大豆、大豆制品以及汽油价格的上涨,中国的养猪成本增加。具业内人士反映,猪价低靡的时期每公斤猪肉的生产成本基本上在0.28-0.29美元(2.1-2.16元人民币)之间。按照这个成本,猪粮比价为1:4.6-4.81,低于1:5.5的盈亏平衡点。饲料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和小麦,其中小麦和玉米占60-70%。玉米价格对中国的养猪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2006年的低价时期,猪场纷纷提前将生猪和母猪屠宰,不惜降低平均胴体重。随着猪病的流行得到控制,从2006年10月起,猪肉消费开始恢复。此后,由于猪肉供应量的减少,再加上元旦以及2007年2月春节期间强劲的需求,使得10月以来猪肉价格再度上涨。目前猪粮比价为1:5.72,养猪生产存在利润。
由于母猪存栏减少,预计中国2007年生猪出栏头数只会增加2%,达到7.5亿头。然而尽管如此,母猪头数仍然高于8%的正常比例。随着中国牛、羊肉产量的稳步增加,加上消费者习惯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的新闻之后慢慢转向禽肉消费,猪肉需求将会得到缓解。如果发现利润上升之后猪场迅速扩大生产规模,猪肉价格将会再次受到抑制。
饲料工业的发展使养猪业受益
中国的养猪生产从饲料行业的发展当中受益匪浅。2006年饲料生产的总量估计为1.09亿吨,比2005年增加2%。全价料产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浓缩料和预混料的产量亦有提高。大型商业化猪场通常采用全价料,而小型猪场或庭院式养殖则主要使用后两者,用来与自己的谷物混合制成日粮。按照饲料工业的说法,饲料品质的改进提高了养猪生产的效率。与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1995)当中的目标相比,现在的生猪肥育期已缩短了40天,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庭院养殖户在使用浓缩料和预混料。在中国第11个五年计划(2006-2010)当中,饲料生产的目标是达到1.7亿吨,强调安全、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这将进一步为养猪业带来好处。
2007年猪肉消费预计增长4%,达到5,380万吨
考虑到延迟屠宰的情况,将2007年中国猪肉消费量的数值下调至5,380万吨,略低于上次畜牧年度报告(CH6074)当中估计的5,530万吨。尽管猪肉消费量随着其它肉类、奶和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但猪肉仍然是中国消费者最终要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根据中国十一五关于食品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猪肉在中国肉类总产量当中的比例将下降4%,成为60%。尽管中国是猪肉生产大国,但由于口蹄疫和猪瘟等猪病的影响,99%的猪肉都只能在国内消费。
2007年中国猪肉进口量预计增长4%,达到5.5万吨
本报告的产量、供应需求表(PSD表)当中包括了海关编号(HSC)为160249的项目(其他制作或保藏的猪肉及杂碎,- 译注),而以往的计算当中没包括这个项目。如果将这个项目扣除,那么中国的猪肉出口量以及从香港转口的进口量将大打折扣。
由于延期屠宰的影响,加上牛肉进口情况不能确定,预计2007年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将继续增长。但受禽肉和猪下水等替代肉品进口量增加的影响,2007年中国猪肉进口量的增幅不如2006年大。
预计2007年美国对中国的猪肉出口量将提高5%,达到4.4万吨。中国只计算从美国到大陆的直接进口量,因此中国的进口数据与美国的出口数据之间存在30,247吨的差值。外国农业局北京办
事处相信,华南地区的“灰色渠道”贸易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2006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猪下水的量增加了12%,达到33,422吨,而经过香港出口的量增加了36%,达到5,871吨。2006年,美国向中国直接出口猪肉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5%,而经香港转口的出口当中,猪肉平均价格上涨了10%,猪下水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88%。2007年,美国猪肉生产势头强劲,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进口价格降低,这种情况希望能得以改变。
中国2007年的猪肉出口预计将增长3%,达到56万吨
外国农业局北京办事处预计中国2007年的猪肉出口量将在2006年54.4万吨的基础上增长3%,达到56万吨。尽管中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但中国在国际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并不高,出口部分只占国内总产量的1%。
但是我们认为由于国内屠宰减缓,加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中国的猪肉出口会降低5%。自从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人民币的汇率第一次赶上港元。
俄罗斯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但2003年俄罗斯颁布了一套进口配额系统,此后由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中国每年只能获得几千吨的配额。2007年这套配额系统不大可能会改变。
中国出口下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一些地下出口渠道被破坏。几个欧盟国家发现有非法肉品从中国运到他们的国家。结果,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外经贸部以及海关总署联合下达通知,要求各个检验检疫部门在出口检验检疫方面严格把关,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另外据估计,日本由于生猪存栏量高,其猪肉进口量要降低2%,而日本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市场。
由于香港和澳门进口的猪肉增加,中国向这些地区出口的活猪预计将减少2%,达到180万头。中国几乎所有的活牛出口都是销往这两个地区的。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007年。
中国猪肉出口方面也有积极的新闻。2006年的8月和11月,香港和澳门分别向中国开放了冰鲜和深冻猪肉的市场。中国已经向澳门出口了1.7万吨。2006年10月18日,新加坡重新向中国的江苏和山东省开放了无骨猪肉的进口市场(先前因口蹄疫问题关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