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可能知道,养肉猪总是从猪仔开始养起的!可能没有人从市场上买个成年肉猪回来养。原因是,猪仔吃得少,却涨得快!其优良的成长性决定了养猪仔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而养成年猪是不合算的,吃了不大涨肉,并且吃得多,虽然还是会涨,但涨得恐怕多是不太受市场欢迎的肥肉,这样的话,养成年肉猪的性价比就太低了。所以,除非脑子进了水,否则,在中国的养猪农户中,不可能找到买一头成年猪回来养的。
当然,也有人会钻牛角尖,说就有买成年猪回来养的案例!事实上,这只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这样的成年猪属于种猪或母猪,是“创造”猪仔的母体或父体,这是一个特例;二是除了以上情况,如果有这样的人,只怕是脑子进了水。
同样,在给猪定价时,同样品种的猪仔的价格是比成年年肉猪要贵的!因为其成长性好,投入产出高!而成年猪的就只能随行就市卖个市场商品价。
联系到股市,如果一家公司到了成熟期,如果失去了成长性,其定价也就要更大程度上从分红的角度来进行估值了!因此其估值自然会低一些!相对的,如果一家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这样的公司就要从成长性来进行估值,相对地PE可以适当提高,尽管如此,但其PE/G仍然是合理,所以估值就高一些。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将猪仔养成了成年肉猪后,一般情况下,养饲户就要宰猪或卖猪(人家买的还是为了宰杀卖肉)了,因为这个时候还不卖或不宰的话就不合算了,吃了也不涨肉啊、或吃得多涨得少、或吃得多净涨卖不起价的肥肉啊。
联系到股市也有类似的地方,机构们成功的投资行为总是在股价被低估时买进,等到股价涨到了合理估值的上限甚至超出合理估值的时候,就到了需要“宰猪或卖猪”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多是一些头脑发热,被绩优、好公司、蓝筹、甚至重组、注资、整体上市等各种各样的概念迷糊了大脑的投资者来接盘!而这个时候,机构们却又开始了在市场中“培育猪仔”或“买入猪仔”的行动了。其中:所谓“培育猪仔”的行动包括利用消息、利空或恐慌打压、洗刷投资者心中的好股票(而不是单纯的好公司;将估值合理打成低估,将低估的打成严重低估,这样的行动也只有在市场处于恐慌时才会成功!瞒天过海、暗渡陈仓从来就是主力机构的操作手法!);而“买入猪仔”的行动就是指买入具有类似“吃得少却涨得快”的“猪仔”特性、股价被明显低估的股票。
大家想一想,股市和养猪是否有以上的联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