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去年7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生猪生产,包括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母猪政策性保险,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了生猪养殖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目前,生猪生产正在逐步恢复,生猪存栏数量正在上升,母猪补栏增加,规模养猪发展加快,市场供应量已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据商务部对全国200家大型养殖企业调查,2007年末200家企业的仔猪存栏数量比10月末增加0.3%,母猪存栏增长0.4%。但是由于受饲料价格、运输费用、人工成本和饲养周期、季节消费等种种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在成本推动下仍保持高位运行。
此时抓紧补栏是不是合适呢?我们分别从购买仔猪和母猪算算帐吧。
1 买仔猪育肥
养猪人都担心行情变化快,因此为了抓紧时间,就选择购买仔猪育肥。因此春节过后,各地养猪积极性非常高,仔猪价格一路“高歌”,平均20kg左右的仔猪平均每头卖到800元以上,而且不一定是大猪场的仔猪,农户家的仔猪一样供不应求,很多是刚刚断奶即被买走。
3月买来的仔猪20kg,等这批仔猪长到120kg的时候,大概6、7月份,那时生猪价格会如何呢?谁也不能肯定。就算成本吧。
1.1 饲料成本
从20kg~120kg全程料肉比按3:1算,需要300 kg饲料,平均价格按2.3元/kg算,饲料成本690元,
1.2 医疗保健成本
根据大多数养猪人的经验,在育肥期间的医疗保健费用平均每头大概30元。主要是消毒,其次是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
1.3 人工成本
一般年出栏300头以上肥猪的小场子都会雇佣饲养员的,平均人工成本大概30元/头
1.4 风险成本
主要是疾病死猪的风险。现在购买仔猪一定要从知名的猪场直接购买,即便这样死淘率也在10%左右,猪病一向复杂多发的地区,死淘率更高。就算是10%,平均到每头肥猪上大概有100元。
其次,购买小猪的机会风险,800元一般是出场价,从仔猪贩子手里买,大概得900元左右,就少算点,平均还得增加50元每头。
再次,管理不严造成的浪费成本,比如饲料的浪费,平均每头猪最少还得20元。
这样算来,出栏一头肥猪的成本是800+690+30+30+100+50+20=1720。
那么,卖多少钱,才能刚刚保本呢,1720元/120kg=14.2元/kg。
以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看,养育肥猪的利润还真不小:120kg×17元/kg=2040元;2040-1720=320元。
但前提是能够达到以上的成本控制才行,特别是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很多地方做不到。
2 购买母猪自繁自养
购买母猪自繁自养的农户一般算是想长期养猪的。其成本不能算一年的,利用年限越长,成本相对越低。那就算使用3年吧。
2.1 引种成本
60kg的母猪平均2200元/头,10头2.2万;
2.2 饲养成本
2.2.1 配种前(2个半月)
60~100kg配种3:1的料肉比,需要饲料40kg×3×10=1200kg;母猪料要比肥猪料贵,按2.4元/kg计算,
1200kg×2.4元/kg=2880元,加30元/头防疫保健费,共3180元。
2.2.2 妊娠至断奶(5个月)
114天+28天=142天,按平均每天采食2kg,142×2×10×2.4=6816元,加30元防疫保健费,共7116元。
2.2.2 仔猪育肥(6个月)
就算10头中有8头正常产子,第一胎平均窝断奶仔猪8头,即64头仔猪。
保育期的饲养成本3元/kg×1.6kg/d×35d=168元,再加上22元的防疫保健费;共190元。
仔猪的育肥成本以上已经计算过,870元/头。
如果从断奶到育肥出栏的成活率为90%,最后出栏58头。(870+190)×58=6.148万;
2.2.3 第二窝仔猪
在这6个月当中,母猪已经进入下一个生产阶段,5个月妊娠加哺乳,1个月保育,第一窝肥猪出栏,第二窝仔猪进入肥猪舍。
依然是10头母猪,8头正常生产,平均窝断奶仔猪9头,72头。
其中成本包括7116元(母猪)+190×72=2.08万元
2.3 卖第一批肥猪时投入的总成本
2008年3月引进的母猪,要到2009年4月才能卖肥猪,这一年中投入的成本共有:
2.2万+0.32万+0.71万+6.15万+2.08万=11.46万元
其中,不包括基础建设费用。
2.4 第一批肥猪盈利
假设2009年4月的生猪价格为15元/kg
58×120kg×15元/kg=10.44万元;
卖多少钱能平本呢?
11.46万元÷120kg÷58=16.5元/kg
2.5 第二窝猪的盈利分析
之后经营中,如果不扩大规模的情况下,以6个月为生产周期,进入稳定阶段。72头猪成活率依然为90%,最终出栏65头。
育肥成本:65×870=5.655万元
母猪就第三窝成本:2.08万元,共计7.735万元
假设2009年10月生猪价格为14元/kg,65×14元/kg×120kg=10.92万元。
账面盈余3.2万元,但是这笔钱依然要用到下面的周转中。
2.6 经营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2008年3月购买母猪到2009年10月卖第2批猪,都还没有盈余的钱。并且两年当中需要投入16万元左右,还不包括基础建设投资。并且其中所有的数据都是预期的数据,疾病所造成的风险到底多大?母猪能生产多少仔猪?根本不可控制。
因此,短期内购进母猪比买仔猪育肥的风险大多了!
3 生猪供应恢复6亿真的需要3~5年吗?
农业部有关领导曾讲,现在我国养猪业正在向规模化发展,因此众多小型养猪户在恶劣的猪病环境下放弃了养猪行业,同时又有不少投资人看到了养猪业的利润,加入进来。但是这样的情况要想达到生猪供给的平衡,还需要3~5年的时间。
具体的数据没有,只有一些现象是支持这个论点的。
3.1 庭院式生产的主力军地位大受挫伤
大量农户开始不养猪,逐渐出现了一些无猪组(队)、无猪村,甚至少数地方出现无猪乡(镇)的现象,近期东莞市还计划在全市禁养生猪。而这又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至少存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庭院式生产注定存在饲养条件相对简陋、生猪品种没有优势、饲养管理水平较为原始、防疫观念与防疫条件无法保障、人猪混居等现象。这些特点,在过去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种猪活猪流通相对受限、人猪和谐相处的大背景下是没有问题的,猪病的传播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长期来这种模式一直存在于中国各地。广大劳动人民也在“养猪不为钱,回头看看田”的观念下,将猪这个“聚宝盆”持续几千年传承下来。但是到了近代,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逐渐发生了改变。大量从国外引入“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将大量的过去从来没有的病原引进来,对于存在上述这些特点的庭院式养猪是无法抵挡流行速度很快的恶性传染病的,所以猪群的健康状况最容易受到外来病原体的侵害,猪群大量生病、死亡的现象屡屡出现,所以庭院式生产的生猪由于疫病死亡率高而导致出栏量下降。
其次,历史上,相对而言农村居住地相对分散,独门独院现象较为普遍,庭院式生猪生产既不容易受外界影响,也不容易影响外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城区的不断扩大、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居住地越来越集中,一旦房前屋后饲养生猪,很容易引起邻里矛盾,所以人类集居区越来越难以接受房前屋后生猪的存在。这样存栏量就大大减少,因而来自庭院式生产的出栏量也就减少。
第三,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处在社会生活较低层、生活相对困难的这些农户无法再依赖养猪来维持生计。相对而言,如果他们出去打工,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多多少少他们能够在年底获得一笔收入回家过年。而如果在家养猪种田,有可能辛苦了一年到头来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3.2 小型养猪专业户进退维谷
由于小型养猪专业户多数形式上未脱离传统的房前屋后的养殖方式,生存难度更大,因为其有了一定的规模,所以投资、花费的精力都相对较多、遇到的风险也相对较大,高死亡率与低效益并存。仔细调研不难发现,他们是近几年流行的高热症候群的主要受害者。很多养殖户是年初猪满圈,年末一堆债。他们多是相对有一定胆识的和一定文化背景的农民,既想大干一把,靠猪发财,但又因为条件的限制或理念的落后而屡试不爽。
3.3 中大型养猪企业举步维艰
由于多数中大型猪场投资人是在其他领域积累了一定资金的老板,他们普遍的投资时间往往是在生猪价格相对较高或政策环境比较有利的情况下投资。这些投资人普遍缺乏科学养猪的意识,认为养猪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业,不愿意在可行性规划、选址布局、建场设计等方面投资,只是简单地模仿别人的养猪建筑,加上自己的想象土法上马,往往存在非常严重的缺陷。而这第一步的不慎恰恰是导致后期改建、维修、管理、病控、人力等成本大大提高,猪病频发、效益低下。
同时这些猪场在猪种引进时也很不慎重,有的猪场成了不同品种猪的集散地,或是不同猪场生猪的聚会场所,来源复杂、品质低下、病原控制难度很大。
管理不规范、不精细。缺乏科学的防疫意识,过度注重药物投放与药物治疗;忽视管理手段防范猪病,缺乏针对生猪不同生理阶段、生理需求采取不同的环境保障和管理手段的意识,使猪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只要外面有病原流行,就难以将之拒之门外。
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不管是哪类养殖模式,大多数养殖者难以逃脱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类病原的影响,发病、死亡现象在所难免。
因此,即便补栏的积极性很高,但是要恢复到充足供应还需要一段时间。
4 养猪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养猪快赶上炒股了,风险之高大家都知道,但是看到目前生猪高价,还是有很多人跃跃欲试,通过饲料企业的调研分析,当前猪饲料的消费已经开始攀升,谁能知道当你卖猪的时候价格会达到多少呢?而且,现在各项物资价格全面上涨,基础建设投资巨大。所以最后还是忠告大家:养猪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