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这么的“窟窿”呢?3月8日央视早间新闻节目中报道:前一天的“两会”上,有一位业内人士的政协委员的发言,让我们知道了“窟窿”是谁捅的了。养猪户现如今卖一头猪要交16项税费,共计60多元,最多时要交90多项税费,超过100元,差不多占去一头猪的六分之一了。这么重的税费别说是养吃肉的猪了,就是养“宠物猪”也不会有利润。如今养猪的农民还有一点的利润,那就是来自政府的那一点补贴。养猪的人也不知政府的补贴能坚持多久?
养猪的农民改变不了“政策”,就只好改变自己了。养猪不挣钱这个账好算,不挣钱的事自然就没人愿意干了。可养猪能拿到政府的多少补贴?有了风险什么时候能拿到多少赔偿?拿到这些钱要付出多大的成本,这就难算了。我们补给农民的钱不仅手续繁琐,周期过长,若经手的人是一个好人,这事还快些,若经手的人不那么地道,你想从他的手里拿钱还是有麻烦的。就是遇到了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也不是那么顺利的。为了一头老母猪100元的保险理赔,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寿县支公司经理张贤祥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乡村的路非常难走,上次霍邱受理了一次,那一次去看了一头老母猪,坐了3种交通工具,自己开车去了,然后又坐拖拉机,最后又骑摩托车,共4个小时。”(3月4日新华网)每一个农民都能及时地请到县一级保险公司的人到现场调查核实吗?这么复杂的鼓励养猪政策,不仅让农民心里不踏实,也加大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成本”。
如果取消了养猪户卖猪的税费,同时也取消那一点儿养猪的补贴,让保险理赔也实行商业化,让养猪户的实惠在起点上就自己为自己当家作主,这不仅让政府的官员省心了,税务部门不用收了,财政部门就不用补了,乡镇的干部也不用往下发了,村干部也不用一家一户地调查核实填表了,老百姓也就不用隔三差五画押了。如此多环节省下的行政成本,人员浪费,我估计也顶得上减免的税费了。最重要的是猪多猪少的事儿,市场自己就能调解好了,政府只作宏观调控,这么省事、利民的做法,早有人向政府建议过,但就是没被采纳,其阻力就来自“既得利益”部门。
我们改革目的是为了啥?是地方的财政收入?还是政府部门的利益?如果改不来老百姓的实惠,改不来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改革就不算成功。养猪的经济学要这么算,一切“经济学”都要往简单了算,而不是往复杂了算,数学公式的最高境界是归零。(阮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