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猪价行情短信  猪e周刊  VIP专区
首页 | 技术 | 财经 | 商城 | 种猪 | 仔猪 | 兽药 | 饲料 | 器械设备 | 招聘求职 | 康大夫 | 猪猪问答 | 猪猪报价 | 猪猪论坛 | 猪友圈 | 博客 | 百科 | 导航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养猪新闻 > 行业点评 >

专家称让老百姓“监督”价格更实际

时间:2008-09-01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作者:任珊珊 点击: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今年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1年的月度新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07年全年平均上涨4.8%,成为1997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中国政府为此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同时列入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温桂芳认为,物价问题成为决策者关注的焦点,不仅因为物价上涨过快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因为价格机制最终关系到改革的深入。

  “去年生猪涨价,其实在此前生猪存栏的数据中就可以发现了。如果我们监测到,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养猪成本,猪肉上涨幅度可能会减缓一些。”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郑祖康对本报记者说,应该国家统计局牵头,由期货研究所、高校研究所等机构参与,设立“CPI监测委员会”,作出相关预测,让政府提前作准备。

  “CPI监测委”

  可以提前预警并给出指导

  郑祖康认为,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慢慢起来的,而CPI监测委员会可以对CPI进行监测,进而向有关部门提出控制或平衡物价的建设性意见。他还认为,CPI监测委员会也可给进出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比如去年年底,国际市场小麦的价格高于国内价格,而大豆价格却低于国内价格,此时就可考虑保障储备的情况下出口一些小麦,买入一些大豆,以压制豆油等物品的价格上涨。”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圣坤认为,政府应该着力对向弱势群体、困难群体进行补贴,但是仅仅发放现金的话,他们未必舍得用,从而难以达到贴补日常所需的目的。为此张圣坤委员建议,根据物价变化的情况,免费向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发放“代价券”,用以购买粮油、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葛剑雄建议,将离退休、烈士遗属、伤残军人等特定群体的低保及相关标准与CPI挂钩。比如,前三个月的月度CPI平均值为6.1%,那么低保标准的增幅略高于它,达到7%,从而保障这部分人群的生活所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嘉騋说,群众对物价上涨反映很大。现在有个说法“工资增长‘跑’不赢CPI”,公务员经常会加工资,但下岗工人,城市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就基本没有提过工资。“我建议国家应出台政策,每次公务员提工资时,国家应出台政策提高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补助标准。还要保证农民工最低工资的底线随之提高。”

  林嘉騋认为,物价上涨在所难免,公务员增加工资,农民工等群体以及没有就业岗位的困难群体也要得到相应待遇,从而保障正常的生活。

  专家连线

  让老百姓来“监督”价格更实际

  左哓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目前实际上已经存在各种官办的研究CPI的机构,而且类似预测讨论从未间断,现在关键不是新设一个机构,而是整合现有的资源。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以“消费者协会”的形式介入,这区别于现有“消协”,应主要以居民委员会中退休的老百姓为成员,通过他们每日与一线市场的接触,准确真实反应价格,因为他们更敏感,更切实,提出的观点更合理,目前国外类似法国等欧洲地区都有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鉴。从国外实践看,这种消费者协会观察通货膨胀价值和作用很大。

  所以,与其增加官办,不如考虑广泛参与性监督。与其价格管制,还不如让消费者观察,让他们评价合理性,最终形成消费者对话供应商的机制,这样可能更务实,更能解决问题。

  设CPI监控机构并非“中国特色”

  左大培 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员

  官方带头、民间参与的“CPI监测委员会”,有总比没有强。

  去年CPI不太高,但猪肉价格已经开始大幅度上涨,经济学界也有过类似话题的讨论,一直存在分歧意见。当然成立委员会也可能发生类似分歧,但关键在于,权威部门应该先不发表任何意见,参与组织一个正式的论坛,再从不同见解中了解真相。

  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包括CPI在内的宏观问题监控机构,比如美国的总统顾问委员会,中国也可成立相应的部门,特别对CPI,及早干预操作的余地大得多,不能等到群众意见大了,才着手采取临时措施。

  对于紧缩货币政策,我认为,减少货币发行,不是简单的减少货币量,而是控制货币增长速度。一般说,通胀都是货币增加过快。当前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涉及到,一方面控制货币总量,另一方面是提高利息率,从目前看,进一步加息是难免的事,加息能收缩总需求,也能紧缩货币总量,从而最终减缓通货膨胀及外汇储备增长太快的局面。

  即使是最严厉的通货膨胀,也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就像房价调整一样,需要一个忍耐期,因为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长。

  “CPI监测委员会”可能作用不大

  刘福垣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现在并不是通货膨胀,而是价格补位。因为货币并没有贬值,货币在升值过程中遇到了食品供应不足,而食品供应不足的根子是农村小农经济,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发展脱节,生产方式先进的这一头收入提高,生产方式落后的另一头收入相对下降,必然要求提高机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物价上涨过快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食品每年涨四五个百分点都是正常的,物价上涨还要20年左右。所以,建立“CPI监测委员会”作用不大。猪肉上涨是市场的规律,价格上涨是买方竞争的结果,价格下跌是卖方竞争的结果,他们之间的博弈就会平衡。

  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长个子”时期,需要增加投资的时候,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却提高到15%以上,也治不了物价上涨。限制货币发行,就等于增加流动性。我们现在不是钱多了,而是资本少了。

  委员专访

  “中国第一养猪大户”分析肉价上涨“内外”原因 预测今年下半年有望回落

  刘永好:猪肉涨价也是石油惹的祸

  “CPI上涨,很多人说是猪肉惹的祸,其实说到底还是石油惹的祸。”昨天下午,出席政协大会开幕式的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一语惊人。

  猪“食”贵了

  肉价自然跟着涨

  作为十届政协常委,刘永好历年都向大会提交五至六篇提案,关注农业相关问题。今年仍不例外,他说,自己提交的六篇提案,主题是怎么发展农业产业链和规模农业,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以及企业、政府如何予以支持。去年,他曾提出农业发展应该建立“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今年则进一步修正为“公司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例如养鸡合作社,养猪合作社这样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同时又能发展产业链,这个格局值得提倡。”

  刘永好表示,近来猪肉价格上涨很快,其中有中间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因素,但“奸商”并非导致猪肉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原因。“猪肉涨价更多的是由生产资料的上涨引起的,玉米、黄豆在国际市场上价格都翻了一番,养猪成本当然要增加,肉价自然也随之增长。”

  被媒体冠以“中国第一养猪大户”之称的刘永好说,国际市场上玉米、黄豆等涨价是由于油价居高不下,“美国把大量玉米拿去做燃料,本来用来喂猪的玉米现在到了汽车‘口’里。”

  同样是因为猪的口粮涨价,尽管猪肉价格上涨使得多数农民卖猪收入有所增长,但增幅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高。他坦言,“养猪成本现在提高了40~50%。”与此同时,肉食品加工企业的报表显示,这类企业的毛利率却在下降。“除了玉米等上游价格上涨的因素,农民养猪数量也有所减少,向农民收购的话,生猪的价格不能太低才能收得到猪,而肉的销售价格又不能提太高,跟不上涨价的幅度。”他说,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还要担负一定社会责任,在政府的监管下,不能要求肉价涨得太高。

  养猪的人少了

  直接导致供不应求

  刘永好认为,农产品、猪肉价格涨价的深层次原因与我国农业养殖模式正处于转型期有关。“我们放弃了传统养殖模式,此其一,现在有两亿多人进城了,原来城市有5亿人,消费群体增加50%,而生产群体在转型过程中,新的规模养殖模式又没有跟上,从而导致供不应求。”他认为,短期内较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能通过慢慢进行调节。“只有从发展生产的角度来入手,进一步提高现代养猪模式,多养猪,市场才能得到保证。实际上,国家现在在鼓励现代的、规模的、产业链的农业,而这种新农业真正发展后,农业转型就到位了。”

  刘永好称,今年猪肉没有暴涨的可能性,因为“粮价再涨一倍也不太现实,但粮价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他预测,猪肉价格还将在一个相对高的价位运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希望下半年猪肉价格会有所下降。”

  农业类股票前景向好

  据记者了解,目前,农业类股票备受关注,但农产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效益并不好。对此,刘永好表示,“农业类股票表现乏力是由历史形成的。我国农产业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产业,农业企业不够多,风险也很大,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禽流感、蓝耳病等自然风险,还有政策风险,例如我们本来可以出口的,但由于技术壁垒无法出口了。所以农产业上市公司利润普遍不是很好。”他表示仍看好农业类股票的前景,“这种格局随着国家重视农业、三农的政策逐步到位,会逐渐好起来。”

  对于是否可以减免农产品加工行业增值税的问题,刘永好认为,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某些行业已经减免了增值税,比如饲料业,但是希望整个农产品加工环节能够再多减免一些税。“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后对大农业有好处。有些人认为减税只是对企业有利,其实,在充分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家减免税费,农户也可以获得由企业税费减免而得到的利润。”

  历史回顾

  三次通胀都与物价改革紧密相连

  20年前,当中国政府首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公报中承认中国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88年零售物价水平年度涨幅高达18.5%,其中食品、药品及医疗用品涨幅最高,分别达到23%和24.8%。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显示,除1988年外,中国物价水平的过快增长还留下了两个关键节点:1985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8.8%;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24.1%。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温桂芳认为,上述通货膨胀与物价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

  前两次

  在计划经济时代,价格由政府制定,商品的价格长期被压抑。从1985年到1988年,中国的物价改革战略转变为以“放开为主”,同时放开小商品价格,并对部分商品实行价格双轨制。由于受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在供求矛盾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引发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第三次

  1992年,中国开始重新加快价格改革。到199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由市场调节的商品已超过90%。

  关于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创下的历史最高涨幅24.1%,政府公报认为,原因在于“前两年社会需求增长过快、货币超经济发行的滞后影响,部分农产品因灾减产,加上国家政策性调价和一些影响物价的宏观改革措施出台。”

  面对经济过热和高通货膨胀,从1997年开始,中国实施经济紧缩政策,严重的通胀问题很快得到缓解。

  瑞银集团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认为,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进程,使中国的物价调控留下了类似“翻滚过山车”的运行轨迹。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舆论广泛关注的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现象,虽然1、2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仍会继续上扬,但到年中就会随着供给压力的缓解而开始下降。雪灾对宏观经济的干扰也会很快消失,中国经济2008年很可能继续保持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长。”

  新特点

  温桂芳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包括石油、粮食和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都在大幅上涨,这必然会通过成本提高来推动国内价格上涨。此外,因巨额外贸顺差造成的流动性过剩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

  期待物价回归

  生活平和如常

  网名“湘音飘飘”的网友说:物价飞涨,唯独工资不涨。我在广东东莞打工,之前猪肉从7~8元/斤上涨到13~15元/斤,一直在盼望着下降。昨天去市场买菜,苦瓜5.5元/斤,蒜茸4.5元/斤,随便一个青菜也是2~3元/斤。1年之前我一天的菜金(两餐)也就是7~8元,吃得还不错,还有肉;现在我一餐的菜金最少也要上10元了(还是少得可怜的肉),如果控制不好一点,一天买菜的钱也就要20多元了。再这样下去,真的都快撑不住了。现在我每个月基本工资1500元(不包括吃住),现在每天都有很大的压力。每月工资扣除了房租、水电、买菜、煤气、油盐、早餐费用,基本上所剩无几,日子还是过得很紧张。真心希望政府能够“动真格”,抑制物价飞涨,使物价尽快回归正常的水平,这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注册会员
图片新闻
今日热帖
热门文章  
热门日志  
推荐商品  
猪猪问答  
关于猪e网 - 广告宣传 -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网招聘 - 网址导航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猪网 - 猪e网 - 猪易网
业务联系: (010)82921526 82920653
京ICP证090350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