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同:最近有一个消息说,大名鼎鼎的投资银行美国高盛斥资2-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重点地区湖南、福建全资收购了10余家养猪企业,很多人觉得奇怪,搞金融的为什么去“养猪”?
李光一:这个新闻,海峡都市报、中国青年报登过。金融业应该是做非实业的,为何关心农业?因为中国的养猪业已经成为一个暴利行业。有关部门公布数字表明,去年我国生猪零售价涨幅高达50%多,全世界难找一个行业有这么高的利润。高高在上的投行们,如今愿意“自贬身价”来养猪,对于中国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有几点可以明确,一是国内肉类食品市场庞大,还可以供给国际市场,销售不成问题;二是中国拥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生猪的生产成本容易控制;三是价格上涨空间大,便于包装上市,获取投资题材。
支玲琳:“股神”说过,中国最适合投资的不是A股而是农产品。
李光一:目前国际市场石油回软,全世界的矿业和粮食库存也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而我们的农业及相关产业外资并购门槛却较低。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中国的农业及食品产业链正在为国际资本创造投资机会。生猪产业突然进入国际金融资本的视野,表明国际金融资本的投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在金融业之外,这些金融资本越来越看重新兴市场农产品未来的牛市趋势和产业发展机会。即便国际金融资本短期内赚不到大钱,但置身全球金融市场,他们也能够利用市场之间的相互勾连关系逐步掌控中国生猪产业。肉食品消费在国人生活中具有一定刚性,生猪产业在中国未来依然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而且这个行业目前正享受着国家包括信贷支持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一旦这些以股权方式进入的国际金融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套现流出,中国生猪产业会不会因此产生危机,的确是一个需要事先评估的问题。
孔同:这么一来,我们国家猪肉的价格会贵吗?
李光一:如果我们生猪零售价格不是国家控制的话,一定会贵。我们猪肉的涨幅比CPI涨幅大得多,它在CPI指数里大概占10%。以前,养猪是微利行业,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毛利率水平大幅提升。如果生猪养殖业被一个集团控制或垄断,那么猪肉价格就会由垄断集团说了算。
孔同:会不会对我们目前的养猪户产生冲击?
李光一:外资进入的主要是产业化养猪厂,这与散养不是一个概念。目前外资进入还不能达到垄断程度,因为我们国家养猪事业很大,但外资进入这个信号应引起各方关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供给大幅下降,已引发普遍的粮食短缺,各国对本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日趋保守,谁都不希望本国农业产业在开放中遭受冲击。我国也应未雨绸缪,不断完善制度,加强行业监测和监管,从粮食开始,把上下游渠道打通。国际上虽有“全球粮食危机,中国独善其身”之说,但新一轮“农业战争”正在打响。中国农业产业链易主,外资对农产品价格的潜在影响,正是中国农产品市场“虽无近忧、却有远虑”的地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