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来,国内华北黄淮产区新玉米上市量逐渐增加,供应压力开始逐步显现,进而使得当地市场始终维持偏弱走势。同时,国内深加工、养殖业对玉米需求依旧低迷,加上东北临时储备玉米拍卖持续遇冷,因此国内玉米市场振荡走弱态势依旧未改。此外,虽然后期东北大部地区霜冻威胁仍然存在,不过随着玉米生长相继进入成熟期,东北霜冻对玉米产量的威胁明显减弱,预计今年东北玉米实现丰产基成定局。而受种植成本提升影响,农民对新粮价格期望值随之提高,因此2008/09年度东北玉米开秤价将值得市场期待。
购销基本停滞——东北玉米价格稳中有动
据了解,目前东北多数农民及贸易商手中的贸易粮源已基本售罄,同时本地多数企业加工效益不佳,批量采购积极性不高,且由于新粮即将收获,大多为收购新粮做好准备,观望者居多,导致东北玉米市场购销活动基本停滞,玉米价格大部分保持平稳,局部地区略有波动。截止9月25日,吉林省吉林市本地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格每吨(下同)在1620元,执行前期与各代收库的合同,没有散粮收购。新玉米出现开镰,上市仍要一个月时间。吉林松原赛力事达挂牌价1600元,近几日的日收购量约在200吨左右,吉安生化挂牌价1600元,当地饲料厂、养殖场收购价1600元,均与上周持平;吉林辽源地区本地市场粮源较少,贸易商已基本停止收售活动,饲料厂收购价1635元~1640元,较上周回落5元~10元;黑龙江齐齐哈尔本地粮库玉米出库价1580元,站台收购价1570元,火车板价1600元,均与上周持平;辽宁铁岭地区购销基本暂停。据悉,由于陈玉米货源明显偏少,新玉米上市在即,因此本地用粮企业及贸易商已基本停止市购销活动,部分饲料厂进厂价1720元,与上周持平,目前也已停收,预计10月1日之后将陆续恢复采购。
供应压力延续——关内玉米市场整体偏弱
由于我国关内玉米上市时间普遍较东北玉米偏早,因此近期当地市场面临的季节性价格回落压力也日趋增强。目前,山东、河南及河北等地正值新玉米收获上市时期,自上周以来,新粮上市压力的不断增强,使得当地市场整体呈明显的偏弱走势,特别是山东多数地区新、陈玉米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过程。不过,周末以来,华北及黄淮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降雨,对当地玉米的收获及市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本周初以来,上述地区的新粮上市压力暂时得以缓解,从而使得关内多数地区玉米价格出现波动的明显较小。不过,预计随着降雨天气的结束,当地新粮收割上市进度将明显加快,届时上市量的逐渐放大最终仍将拖累当地玉米市场走低。截止9月25日,山东诸城当地淀粉厂收购价1720元,较上周下跌20元,部分淀粉厂由于陈粮库存较充裕,加上新粮已收割,因此暂时停收,但由于持续降雨的影响,导致新粮收割进度放缓,晾晒较难,上市进度也随之顺延,预计10~20天之后将有望批量上市;河南周口目前当地贸易商新玉米收购价1560元,水分17%左右,较上周下跌40元,饲料厂新玉米收购价1600元左右,水分15%左右,与上周持平,目前当地新玉米上市量略有增加,但天气条件较差,导致水分依然偏高。河北衡水当地饲料厂陈玉米收购价1560元~1580元,陈粮汽车板价1600元,较上周下跌20元,目前当地秋收玉米局部开始收割,据悉,今年当地新粮收割进度较去年提前一周左右。
港口价格下跌——销区玉米价格稳中略跌
9月下旬以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略有下跌。其中锦州地区新季早熟玉米开始陆续上市,价格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去年同期新玉米收购价为0.59元/斤,水分33%)。目前锦州元成挂牌价在1540元,水分14%,湿粮价格普遍在0.63-0.64元/斤,水分30%。锦州港二等陈玉米平舱价在1680元~1690元,一等玉米平舱价在1700元~1710元,较上周下跌了10元~20元。同时由于双节备货基本完毕,加上前期台风延迟到货的玉米船只陆续积港,广东玉米价格出现下跌走势。目前广东港口质量最好玉米成交价在1840元~1850元,下跌20元,二等玉米成交价跌至1810元~1820元,较上周下跌了20元~30元。黑格比台风再次袭击广东,预计近期到货将受影响,广东玉米价格应维持平稳震荡格局。另据了解,目前南方多数地区的市场上依然由东北玉米扮演“主角”,同时饲料企业采购较为谨慎,玉米价格稳中有跌。截止9月25日,湖南长沙地区东北玉米到站价1830元~1840元,站台售价1860元,河南新玉米到站价1760元,站台售价1780元,与上周持平;四川当地东北玉米站台价在1800元~1810元左右,较上周下跌10元~20元。当地市场的玉米库存依旧比较充足,各个饲料厂按目前的销量玉米库存可维持到十月中旬前后。
新粮陆续上市——市场笼罩弱势阴影之下
目前山东、河南及安徽等地正相继进入秋粮的收获季节,一些地区的新玉米已开始上市供应。虽然近日来,山东大部及河南部分地区始一直处于降雨带的控制范围之下,导致当地新玉米上市进度放缓,同时持续降水也使得今年新粮的水分偏高,河南一些地区新玉米霉变率明显上升,因此,多数饲料企业购销的采购态度较为观望。不过,部分地区出现的降雨依然难以有效削弱国内玉米市场所面临的季节性供应压力,加上今年关内多数地区玉米基本实现丰产,随着当地新粮批量上市时间的不断临近,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仍笼罩在弱势阴影之下。
供应压力显现——临时储备玉米拍卖遇冷
受来自关内新粮上市带来的冲击效应,近期举行的东北临时储备玉米拍卖持续遭受市场冷遇,尤其是在9月23日举行的竞价销售会上,计划投放量仍维持在30.02万吨,实际成交2.31万吨,总成交比率仅为7.69%,成交均价1541元/吨。从以上的数据显示来看,此次国储粮拍卖会除投放总量依然维持30万吨的水平不变,其余各项均创出今年东北临时储备玉米拍卖的最低纪录。预计,随着后期国内新粮上市进度的加快,国储玉米成交量回升的难度较大,尤其是东北玉米即将收割,届时玉米价格或因阶段性集中上市而出现一轮较明显的回落行情,国家为保护农民种植收益,防止“粮贱伤农”现象的出现,东北临时储备玉米拍卖可能将会因此暂停。
小麦替代玉米——抑制饲用玉米消费水平
目前山东、河北等多数地区的小麦价格已明显与当地玉米价格接轨,部分地区小麦价格甚至明显高于玉米,加上目前关内秋收玉米正值收割上市季节,其价格将出现季节性回落的过程,但当地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究其因在于,小麦中蛋白含量虽明显低于豆粕,但却高于玉米。据了解,由于目前国内蛋白原料价格依然处于相对高位水平,从而导致饲料原料消费结构产生变化,即小麦在饲料配方中的添加比例大幅增加,玉米消费量则因此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在安徽地区的一些饲料企业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今年当地小麦产量明显超出玉米,并且由于粮质普遍较差(多数均为三等小麦),加上目前豆粕蛋白原料依然处于相对高位,其结果就是导致当地多数饲料企业出现大批量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据悉,在一些企业的饲料配方中,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约在30%。这一现象的普及,不仅较大程度上减缓了安徽地区对东北玉米的依赖,同时也制约其市场价格上行空间。
玉米丰收在望——后期早霜威胁明显减弱
今年东北三省总体天气状况良好,农作物长势好,玉米产量将超过去年。虽然4月下旬到6月上旬低温多雨寡照比较明显,不利于幼苗根系发育,但从6月份中旬开始,温度和光照条件开始好转,加之雨量充沛,植株普遍较高,为生长发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总的来看,今年风调雨顺的天气为丰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市场普遍对玉米生产较为乐观。今年东北玉米丰产在望。同时,9月中旬以来,我国大部地区的秋收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收获阶段。目前,吉林、黑龙江及辽宁大部分玉米正相继进入成熟期,其中辽宁锦州、昌图等局部地区新玉米已开始收割并少量上市。据中央气象台近期预报显示,在东北玉米大规模收割来临之前,当地仍将继续面临初霜冻的威胁,不过从东北大部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来看,后期霜冻对玉米产量构成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减弱。
期价窄幅振荡——新粮开秤价格值得期待
9月下旬以来,内外盘玉米期价窄幅振荡。截止9月24日,大连玉米主力合约0905盘中窄幅震荡,最低1761元,最高1771元,收盘报1770元,微涨3元;外盘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市场收盘小幅上涨,主要原因是技术面支持,玉米作物令人担忧。其中12月合约上涨2.75美分,报收563美分/蒲式耳;3月合约上涨2.50美分,报收580.50美分/蒲式耳;5月合约上涨3.00美分,报收592.25美分/蒲式耳。玉米市场继续追随外围市场走势,技术买盘介入,再加上玉米产量可能低于预期,这支持了玉米价格上涨。不过原油期货下跌,制约了玉米市场上涨空间。现货市场方面,随着国内新玉米上市压力的逐渐显强,其市场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的可能性也随之不断增加,同时从本次东北临时储备玉米拍卖成交量的大幅下降可以看出,市场多数主体已将后期市场货源供应重心由国储粮转移到了新季玉米上,并且随着我国多数地区秋粮大规模收获的展开,国储粮拍卖遇冷的现象将得以延续。加上当前市场对玉米的总体需求依然不旺。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市场振荡走弱也将难以止步。不过,由于今年年初以来,受国内通胀压力的影响,各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劳动力成本也明显提升,导致农民对新粮价格期望值随之提高,因此,2008/09年度东北玉米开秤价格将值得市场期待。而今年我国多数地区丰产基成定局,因此东北玉米开秤价及后期走势将是继产量后市场关注的又一热点。同时今年粮食收购政策也对后市走势有较大影响,值得一同关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