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情况
猪肉人均家庭消费量上升。据监测,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猪肉人均消费量为13.37公斤,年均增加0.16公斤;城市居民猪肉人均消费量为18.21公斤,基本稳定。就猪肉消费占肉制品消费比重来看,农村较城市高出8.2个百分点,城乡猪肉消费占肉制品消费比重都有下降(见图1和图2)。
图1 1990-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猪肉家庭消费量及占肉制品消费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1990-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猪肉家庭消费量及占肉制品消费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城乡猪肉家庭消费差距缩小。据监测,2007年农村猪肉人均消费量为城市人均消费量的73.4%,较1990年提高16.3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城乡猪肉人均家庭消费差距逐渐缩小。
城区猪肉户外消费迅速增加。据监测,1995-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在外用餐支出不断增加,占食品支出比重迅速攀升。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比重为21%,与1995年9.1%的比重相比,年增幅1.07%。由于目前统计年鉴所统计的猪肉消费量为家庭消费量,因此城市居民在外用餐支出的增加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城市居民猪肉消费继续增加。
1995-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市场分析
收入促进消费。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消费支付能力增强,这为猪肉消费量上升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从区域性消费来看,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地区猪肉人均消费量相对偏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猪肉家庭消费要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但略低于西南传统猪肉消费区。
居民消费观念转化。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比重都有下降,尤其是城市居民猪肉消费比重降至60%左右。这说明随着收入发展,我国居民逐渐向健康性消费转变。
消费场所转移。城市居民在外用餐比重快速上升,带动肉类产品消费。这说明我国肉类产品消费场所逐渐由家庭向户外转移。餐饮业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消费潜力巨大。农村消费潜力巨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消费群体巨大,二是农村猪肉消费比重偏高。2007年农村猪肉消费占其肉制品消费比重为65%,较城市高出8.2个百分点。
三、政策建议
发展生猪生产。一方面,2007年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不足18公斤,远低于与我国大陆有相同消费习惯的台湾地区猪肉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从城乡居民猪肉人均消费变化来看,猪肉消费仍有较大增加空间。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保障居民消费。
发展农村冷储。农村猪肉消费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和节日性消费,如婚丧嫁娶,再者就是清明、端午、冬至和春节等传统的节日消费。同时受经济状况和冷储设备较少影响,农村猪肉日常消费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冷储设备有利于促进农村日常消费。如政府对农民补贴有利于增强农民支付能力,冰箱等家电下乡有利于延长鲜肉保质期。
推动我国餐饮业发展。随着收入增加和生活节奏加快,我国肉类消费逐渐从家庭消费向户外消费转移。餐饮业在这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城乡推动餐饮连锁业发展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
加强品种改良和食品安全建设。我国居民肉类消费向家禽和水产方面转移,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猪肉瘦肉率偏低,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营养结构的需要,同时疫情、疾病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影响着消费心理的变化,如高热病、链球菌、口蹄疫和瘦肉精事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