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我国兽药产业迅速壮大,但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以下方面。 |
1、群体大,规模小。
从农业部抽查统计数据分析,2010我国兽药市场份额约为420亿元,其中禽药粉剂150亿元,水针、粉针150亿元,生物制品50亿元,中药、添加剂50亿元,水产品用药20亿元。截止到2010年8月全国通过兽药GMP认证的企业为1650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35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80余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350余家,兽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的集中度低。
2、产品严重同质化现象仍很严重。
80%的兽药企业缺乏研发能力,我国2005版《兽药典》共收载兽药品种1500多个,而市场上实际销售的品种却有十几万个,其中大部分产品由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大多数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品种单一、重复报批、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现象普遍,新产品比例很少。
3、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基本的研发能力。
专门从事动物用药研究的机构和厂家很少,特别是缺少对动物原料药的开发,即便是制剂研发工作也因缺乏较好的复配技术,或受高技术人才、实验环境等的条件限制,难以独立开展。大部分兽药厂基本上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缺少科技研发支撑的兽药行业,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快速发展。兽药产品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品种单一,剂型主要有粉剂、散剂、口服液、预混剂和普通注射剂,药物剂型和品种都比较少。目前研究开发的药物主要用于食品动物,其中60%以上的药物为抗菌药,其它药物如抗寄生虫类药物发展相对缓慢。而国外兽药研发的特点之一就是一药多剂,原料和制剂的比例一般是1∶6,在国内,目前只有1∶3。不少企业虽然已认识到科技先行的重要性,但即使有雄厚实力的企业也不肯在研发上投入太多,一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二是担心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句空话,短期内被仿制或剽窃;三是更多的兽药企业根本没有创新的紧迫感,而是在等待、观望、得过且过。因此,目前更多的企业是在做概念炒作。
4、兽药高端市场仍被国外产品控制。
目前种畜禽市场、大规模养殖场使用的兽药产品,尤其是生物制品甚至包括益生菌制品多以国外企业为主。截至2010年6月,已有125个国外兽药企业的550种兽药在我国注册销售,年销售额约50亿元,国内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彼此搏杀”。
5、业务人员兼职是行业共同的“痛”。
兽药企业数量的扩张导致就业市场“需大于供”的形成,滋生了毕业生浮躁心态,同时企业不当的用人制度再度催化了从业人员的膨胀心态,使本位思想严重、职业忠诚度缺失、兼职成风,很多企业无奈只好默许兼职,甚至公开采取兼职办法。
6、“会议营销”越开越变味。
“会议营销”本来是营销学中的一部好经,但在企业的无度竞争中变味了。会议营销变成了买好代理商的一项优惠条件,当代理商有意见时企业就给他开场会议,让点利;当市场开发遇到困难时就开一场会议;会议营销变成了吃喝会,企业之间比吃喝规格,谁招待好,谁的实力就强;会议营销变成了“赌博场”,企业设计无数中游戏让养殖户去“赌博”。
责任编辑: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