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粮价格比突破警戒线
合川区钱塘镇学堂村8组,3月6日上午,村民陈德勇正在给猪喂食,一群行色匆匆的神秘客人走了进来。
据陈德勇回忆,一位当地领导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说,这些人都来自国家部委。记者后来了解到,此次赶赴重庆调研生猪市场的调研组成员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和养猪协会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此前曾赴荣昌等地进行调研。
“老乡,你现在养了多少头生猪呀?”“目前存栏500多头,最多时有1000多头。”陈德勇介绍说。
“如果价格继续跌,你能撑得住吗?”调研组有人关切地问。陈德勇说:“我是自繁自养,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如果猪价再继续下跌,情况就很难说了。”4月3日,陈德勇对记者说,土猪价格已经跌到了4.1元/斤,良种猪5元/斤,为了减少亏损,陈德勇无奈辞退了一些工人。
当时陪同调研的合川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承华说,调研组认为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一方面猪价大跌,另一方面玉米、饲料价格上涨,已使得“猪粮价格比”低于最低警戒线。
大旱加剧肉价下跌
市农委畜牧处负责人分析称,今年猪肉价格一路下跌,系三大因素叠加所致:一是春节后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市民节前突击消费,每家每户都储存了不少猪肉;二是在2007年、2008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殖业,一批规模养猪大户应运而生,导致生猪市场供应量快速增加,根据调查,目前全市母猪存栏量超过正常量20万头;三是西南大旱导致一些养殖户提前出栏,大量猪肉集中上市,对我市乃至全国的猪肉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专家:产业化才能抗风险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生猪价格共经历了6次明显波动。中原证券分析师刘冉撰写的行业报告指出,肉价波峰波谷的周期越来越短。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家在去年6月就出手调控,但目前看来没有根本好转。他认为,政府应该慎重进行宏观调控,调控必须顺应市场机制。
市农委畜牧处调研员王华平认为,各级政府需要对此前系列扶持政策的激励效应开展绩效评价,研究完善更加适应市场规律的政策体系。
袁钢明认为,中国猪肉价格始终不稳的原因在于散户众多,盲目杀猪养猪,政府无法有效调控。他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产业化,事实证明大型养猪场由于规模效应,人工成本被降至最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大。
下半年的猪肉价格将向何处去?
袁钢明的预测是,猪肉价格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现报复性上涨。
4月2日,商务部在云南定向收储首批冻猪肉,猪肉价格将走向何方?也许很快将有一个答案。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