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价主因是供大于求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起浮是正常的,基本上三年一个周期,但最近三年价格变化之快让人有些难以把握,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饲养成本一涨再涨,玉米价格从去年春节后的每公斤1.2元涨到现在的1.8元了,可生猪价格却下降了20%~30%。受养殖成本和销售价格两头挤压,估计大部分养殖企业都将面临亏损。”河北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有关人士说。
对于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发改委给出的最新解释是,既受春节后市场需求下降、部分地方出现疫情导致养殖户提前出栏生猪等短期性因素影响,也受生猪生产周期性调整尚未结束、生猪存栏依然偏高等长期性因素影响。
2007年,全国猪价陷入大跌局势,养猪户纷纷杀母猪宰仔猪,以此减少损失,那个时候不少养猪户还因此破产,甚至变卖家产还债。在那种情况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对养猪基地、母猪进行资金补偿等优惠政策,这些措施刺激了猪价,猪价开始逐步回升,直至2007年底、2008年初,猪价快速上升,坚持下来的养猪户都开始赚钱了。
按照正常的经济规律,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就要下跌,反之上涨。同样,猪价最近出现连续下跌的态势,与投资者疯狂挤进这个行业不无关系。
从2008年开始,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袭来,不少人开始把投资目光转向养猪业。按照当时的猪价,一般情况下养一头猪能够赚300~400元,最高时养一头猪可以赚到800元。巨大的利润诱惑使得各路资本扎堆进入养猪业。
在较高的利润刺激下,出现了一股养猪热潮。社会上许多人纷纷涉足生猪养殖业,媒体上“大学生养猪”、“大企业养猪”甚至“IT专家养猪”的新闻比比皆是,加之原来的养殖企业和散养户扩大规模,使得生猪养殖规模扩展过快,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价格下挫。
猪肉消费逐年下降
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大型生猪屠宰厂了解到,2006~2008年,呼和浩特市市区每天需要的猪肉量在2000~3000头之间,2009年每天的消费量在1000头左右,而目前每天的消费量在300~500头之间。猪肉价格持续下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供给相对过剩所致。但是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消费量下降也是猪肉价格下降的一大主因。正如内蒙古白塔种猪场经理李传斌所言,如果这个市场上没有一个人吃猪肉,就是养一头猪也是供大于求。
今年63岁的贺秀珍是一名地道的家庭主妇,她说:“我是2000年跟随儿子从老家来到呼和浩特市的,当时吃肉只买猪肉,又便宜又解馋,一周最少也买2斤多。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市场上肉类食品也丰富起来,牛、羊、鸡、鱼、虾应有尽有。而且猪肉的脂肪含量高,过多食用会导致高血脂。所以,现在家里人都讲究'七素三荤’的饮食理念,吃三分荤食就够了。就拿今年春节来说,我们一家人一共买了5斤猪肉,而在前几年,过个年最少也要买100斤。”
价格波动周期缩短
2007年一度成为CPI主要推手的猪肉价格,还是没能跳出“减产-涨价-增产-降价”的恶性循环,眼下的价格下跌仍然主要源自供大于求。
2008年2月份,CPI涨幅达8.7%,创下11年来新高,其中当月猪肉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3.4%。随后,国家出台多项平抑猪肉价格的扶持政策,包括政策性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等,促进了生猪生产快速恢复。
2009年3月,猪肉价格再度下跌,国家随即启动定向收储,当年中秋节前后猪价达到高位。而从去年年底至今,肉价又开始下降。猪肉价格波动变得愈发频繁。
如今,市场上供给总量增加,生猪再次大幅掉价,很多养猪户由于效益差不愿意补栏。这意味着到了今年下半年,又可能出现生猪供给减少,猪价转向“大起”的局面。
商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的。但猪价一头连着城里人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增收的钱袋子,同时在CPI统计中的权重高达9%。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伤了养殖户的心,不利于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城里人的消费。因此,保持猪肉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显得异常重要。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