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聚焦猪价上涨]猪价热涨冷思考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15:02点击:次
编者按:今年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猪肉价格普遍持续上涨。与此同时,不少农产品也全线涨价。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还要略为上涨。怎样看待此次猪肉价格上涨?上涨给消费者带来压力,是否给农户带来扩大养殖的动力?我国养殖业究竟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让养殖户高兴、消费者放心、政府管理者安心?本报特别推出整版特别报道,以期为读者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提供新的观察视角。
聚焦猪价上涨 怎么看待猪价上涨 价格上涨符合价值规律,是合理的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爱国教授: ――与以前的价格相比,现在猪肉的价格上涨幅度确实比较大,但与其他的社会日常用品相比,农产品的价格其实一直是偏低的,与其他用品的价格并不匹配。从农产品的价格构成来讲,以前价格中农民的劳动力、环保投入等都是没有计入价格构成当中的,这其实是不合理的。从严格的产品价格构成角度来看,一些农产品价格适当上涨是合理的。而且从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讲,国家财政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财力,应该是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畜牧处处长陈志军: ――涨价是正常的。这次涨价只是使价格趋于合理水平。长时间以来,中国猪肉价格与国际市场不同步。目前中国猪肉价格仍比国际水平低10%-20%。虽然现在猪肉价格是历史最高水平,但农民有利可图,城市居民也消费得起。 江西瑞金市生猪协会会长杨大泽: ――涨价是价值规律调节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去年猪价太低,2005年到2006年7月以前,养猪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段时间,存留的母猪很少。今年7月以后,农民开始有了点利润,但只是微利。 今后猪价将怎样 近段时间价格恐怕仍较高 农业部官员7月26日表示,今后一段时期生猪价格还会维持比较高的水平,预计到明年年初,市场供应总体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业内分析认为,供小于求的局面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缓解,现在养殖的母猪大概在明年下半年才能产肉猪,这段时间猪肉价格将比较高。也有人表示,短期内价格会波动下落,但是降幅不大,价格高位状况要保持一年。 与此同时,引发了另一种担心,在供应得到缓解之后,猪肉价格可能要下跌。这将陷入许多农产品的“一涨一跌”的“怪圈”,要采取什么办法尽量使猪肉市场绕开这个“怪圈”?许多业内人士亟盼求解。 政府多方施手扶持养猪 时机是否合适还须商榷 各地政府多方努力,积极扶持养猪产业,希望能解决好这个民生问题。政府应在什么时候多方施手:是价格上涨,还是价格低迷?官、学、商各方有话要说。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畜牧处处长陈志军: ――现在并不是政府出手扶持的最好时机。现在想了很多办法、使出了多方力量大力发展养猪产业,结果可能会造成猪肉价格涨幅、跌幅越来越大。应该在猪肉价格暴跌、养猪农户遭受损失的时候想办法稳定养猪户的信心,让他们能维持甚至扩大养殖规模。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反周期调控。 江西瑞金市生猪协会会长杨大泽: ――以前养猪农户亏损的时候,政府并没有什么保护政策。现在价格涨了,反而出来干预,这与市场经济规律不太符合,猪价就应该由市场来调节。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 ――目前要发展生产,加强防疫。政府要保证母猪生产,建议像粮食保护收购价一样,出台保护价收购生猪,这对平抑市场很有好处,能使养猪农户在猪价跌的时候不至于跌得很惨,包括目前出现的生猪期货也是好事情。 农民为何不敢补栏 虽然肉价暴涨,但各方反映,养殖户养猪补栏积极性并不高,许多人仍在观望。据实地调查,近年来,农村中散养生猪减少30%-50%不等,有的地区减少80%;尽管规模养猪有所增加,但总养猪量同比下降30%以上,有的地区减少50%以上。 为何农民不敢补栏?农民有几点担忧: ■担忧一:价格还会跌? 山东阳信商店镇干锅村养猪大户司天柱说:“去年上半年由于生猪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滑,养猪赔本,养猪的就逐渐少了起来,俺也不例外,也不敢多养。如今生猪价高了,更不敢多养了。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滑,就是上个生猪周期价格高,养猪的多了造成的,以后生猪市场还不知啥样呢,咱可不去冒这个风险。” 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养猪户不在少数,该县9个乡镇上百个村,大多数养猪户都靠自己养的母猪繁育仔猪喂养,大批购买猪崽补栏的很少,原因就是存在“大涨必有大落”的想法。 多方分析认为,虽然现在仔猪价格高,但农民会考虑在市场调控下,可能又会面临价格下跌的情况。他们的担心是因为无法预测行情。要让他们放开胆子养猪,有关部门要建立好信息发布系统和预测体系。 ■担忧二:资金紧张 农民养猪在购买仔猪、饲料、猪舍建筑成本等方面投入较多。许多农民遇到资金紧张的难题。第一,一些农民由于以前养猪惨遭亏损,没有资金进一步扩大规模。第二,一般农民没有资金储备,担心抵御不了风险。比如随着猪价上涨,现在仔猪价格是以前的三倍,加上饲料上涨,成本增加,万一出现价格严重下跌,大多数农民无法抵御风险。第三,贷款难。农民贷款比较难,即使能贷款,贷款的数额也有限,而本身养猪前期的投入对农民来说就是一笔不菲的资金。 ■担忧三:疫病困扰 疫病是影响农民不敢扩大养殖的又一个非常突出的原因。许多养猪农民都面临疫病困扰。一旦发生疫情,许多养殖散户之前没有预防,之后束手无策。即便猪肉价格上涨,他们担心再有疫病,再遭重亏。比如猪蓝耳病等疫病对农民造成很大困扰,农民普遍对养猪有顾虑。尤其最近七八月的高温高湿天气加大了对动物疫病控制防治的难度。 散户防疫能力缺乏,猪场在疫病的防疫上也面临一些困难。比如要花费较多的费用。一般一个拥有七八百头猪的猪场,一个月花费3-5万元购买抗生素非常普遍,这进一步增加了养殖成本。 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不建全,农民遇到问题后很多情况下不知道去找谁解决,一旦出现疫病后,这个体系是否能够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及时治疗,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谁为中国养殖业保驾护航 我国养殖业该怎样发展,养殖户将何去何从?几位从事养殖生产、研究的专家和管理技术人员,针对目前生猪产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扰,提出了下一步养殖业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策略一:走标准化规模饲养的道路 以生猪养殖为例,专家认为,实行标准化规模饲养是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爱国教授强调。 策略二:强化防疫综合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北京大兴区某猪场场长潘清煜对猪的防疫深有感触,他说,目前的疫病防治已经不仅仅是个单纯的防治本身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整个养猪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作。 出现疫病之后才开始去防治已经是一种非常传统落后的观念和做法了,疫病防治从猪品种的培育就要开始,要从饲养管理入手,注重营养功能,保证养殖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使猪的健康水平提高。只有猪的健康水平提高了,疫病的防治才能顺利地施行。在这样的前提下,再配合合理有效的防疫针及生物安全措施,疫病才能彻底被控制。 去年到今年疫病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养殖户单打独斗地去防治,单纯地打防疫针、消毒,不重视病死猪的处理,不重视流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防治,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永远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们一定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一个新的领域去考虑疫病防治这个问题。 策略三: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公共体系 防疫服务体系包括在这个体系当中,该体系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对养殖业影响很大。 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遇到问题后不知道找谁去解决;即使找到相关服务体系后,这个体系也很难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及时治疗。 过去,我们的这个体系总的来说是比较健全的,但目前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由于管理体制的变化,体系中的人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利益。过去我国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完全是国家拨款的,市场化后要考虑创收,过去的一些职能现在就由一些兽药公司、动物保健公司、饲料公司来做了。而这些公司提供的这种服务是有定位和目标的,就是农户必须购买产品才能获得相应的服务。相比较而言,美国等国家的这个体系就做得比较好,由于农业相关服务体系与农民分工明确,美国的养殖户可以专心于养殖本身。 策略四:组建专业合作社 把分散的养殖户联合起来,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增强农户抵御风险、扩大生产的实力。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多种方式,可以增强为规模养殖场、养殖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的能力,解决养猪“贷款难”的问题。 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是其缺乏市场权力的重要因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组织是市场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力量之一。通过合作社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及关税等重大问题的事例比比皆是。 单个农民一旦加入合作社,就有了自己的利益代言群体,就完全可以形成与中间商、企业相抗衡的力量。也唯有如此,农民才能够在农产品价格震荡中稳步增收,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禁得住风险。 策略五:政府要加大对养殖户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国家对适度规模养殖要进行调控,猪肉这个重要的产业要求国家必须关注其价格的稳定、生产规模的稳定、市场的需求、养殖场的规划,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养殖场做出扶持。当生产稳定了,市场就会稳定;反过来市场决定生产,市场的稳定会使价格也稳定。只有这样,我们这些养殖户才能安心考虑怎样进一步把猪养好。目前对于猪肉市场来说,确实是一个好的时机,国家如何把握这个时机进行宏观调控,有关部门应该多研究、多实践。”河北省衡水京安公司经理老闫的这一席话,道出了一些养殖户的心声。 中国农业大学的王爱国教授谈到,虽然猪肉市场一直“涨”势良好,但即使对于大的养殖场来说目前其处境也很难,主要存在养猪贷款难、新猪场用地难等难题。因此各地政府要增加投入和补贴,对重点原良种猪场、扩繁场、省级生猪改良繁育中心给予适当支持。在猪场用地上给予政策的优惠和倾斜,为养殖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人物:李永强,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大孙各庄村养猪户。41岁开始养猪,从原来的“统领”几十头猪,到现在的顺义区养猪大户。 “养猪19年就像炒股”
1989年:开户 承包猪场当年赚6万 1989年,李永强下决心包下村里的猪场时,那时候就知道一句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猪充满了风险。 2002年:跌停 猪价高进低出赔掉房子 就在李永强开始单干后,2002年,他遭遇了一次危机。那时,李永强的猪场已初具规模。他在高价时进了一批猪,最后猪价下跌,赔了不少钱。他的猪场那一阵子成了“猪吃猪”,先把小猪卖了,买饲料给肥猪,把肥猪卖了,买饲料给母猪。最后实在没钱了,他打起了自家房子的主意。他说,自己“连打带骂”逼着妻子卖了房,几万块钱几天就被猪吃光了。这次“冒进”留给李永强的教训是,禁得起赚,也要禁得起赔,猪价有起伏很正常,关键是要守得住,只要守住,就肯定有赚钱的时候。果然,到2004年,猪肉价格转好。 2006年:割肉 猪生病养猪户趴倒一片 李永强没想到,养了十几年猪,2006年差点挺不过去。当时闹猪蓝耳病,小猪仔突然成片成片死亡,最多时一天死40头。李永强认为,养猪的经验就是一头头死猪攒出来的。 猪价低,又不能一直养着,饲料每天也要1万多块钱。去年上半年,李永强卖一头猪赔100多块钱,他卖了5000多头猪,赔了60万。就是这样,猪还经常卖不出去。2006年,李永强所在的大孙各庄村还有80户村民养猪。现在只剩下10多户村民养猪。 2007年:涨停 卖猪的开价不带还价的 今年卖猪的和买猪的终于翻了个个儿,卖猪的成了“爷爷”。李永强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自己拉猪往城里运。一个月运几百头过去,那些企业根本看不上。每次去,他都会拿一条烟。开始还不好意思给,结果收猪的人一把拿过去,把烟塞在棉大衣里。今年,猪贩子到处拉着人问,有猪吗?有猪言语一声。原来是猪贩子开价,现在是卖猪的开价,都不带还价的。猪贩子一还价,他就会说,“你别拉了”。猪贩子立刻就不吱声了。现在一头猪能卖1500元,是去年春天3个猪的价钱。 未来:调控 希望能成立养猪协会 李永强希望政府能搭把手成立养猪协会,有了协会,就有了规模,联合起来的力量要大得多。进饲料、防疫都会省一笔钱。关键是,碰到大小年,各户资金短缺的时候可以互相扶持一下。这样猪肉一便宜,很多猪场倒闭的情况就会少些。(张 寒) 稳定市场要抓住根本 傅凝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上半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CPI之所以偏高,很大程度上因为食品涨幅过高。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而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涨幅居前。 自2003年粮油大幅涨价以来,“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今年农产品涨价,又给我们敲响警钟:“民以食为天”,事关13亿人民的生存之需,麻痹不得,也松懈不得。 此次农产品甫一涨价,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纷纷采取各种办法保障供应,平抑价格。拿猪肉涨价来说,许多地方扶持生猪生产、加大市场调控力度、调配储备肉供给市场,等等。对满足老百姓消费需求,稳定市场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 与此同时,有意见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绝大多数商品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市场竞争,涨价是一个正常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政府没有必要过多干预。政府要做的只是补贴低收入者,完善社会福利保障而已。 在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这种意见是适用的。不过应该看到,包括猪肉涨价在内的许多农产品涨价,暴露出的不仅仅是供给失衡的问题,更进一步说,它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就像业内人士担心的那样,猪肉价格上涨一段时间以后,会不会因为供给过于充足又跌下来?农产品“一涨一跌”的“怪圈”为什么老是挥之不去?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一定程度上能得利,但一些消费者压力骤增,有什么办法能让多方都得利? 采取各种办法扩大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波动,只能是治标,而不是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我们现有的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一番检讨。拿养猪来说,价格上涨后农户依然不敢大胆养殖,折射出我们农村金融信贷“短板”、农民信息渠道不畅、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控体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农民自己能解决的,也不是光抓一头就能处理好的。它需要一揽子解决方案,而且得多管齐下,共同解决。 这个时候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好作用。最近中央做出部署,要求做好“菜篮子”工程,提出包括扶持生猪等品种生产,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市场流通,建立健全产品储备制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措施。 这些措施无疑非常必要。我们希望能建立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体制,而不是在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的时候才来积极“扑火”。建立健全投入增长、科技支撑、风险控制、产销衔接和市场预警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已经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将来能成为现实。而当前如何让生产者获取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为他们提供急需的技术支持;怎样保障老百姓的稳定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以及认识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是需要全面展开的中心工作。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