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湖北向着“养猪强省”跨越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15:02点击:次
集约化养猪是大势可趋 在荆门,传统的圈养模式仍然随处可见 近百名村支书会聚省委党校研讨养猪业 编辑小语 “穷不离书,富不离猪。”对我省农民来说,养猪无疑是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产业链,生猪养殖牵涉到政府扶持、养殖模式、饲料加工、疫病防治、肉品加工、流通环境等一系列链条,哪一个链条出问题就会出现“短板”效应,进而拖整个产业的后腿。 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养猪业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令人欣喜的是,这一现状已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广阔的田野上,一些充满希望的猪产业基地正在次第崛起,只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从“养猪大省”迈向“养猪强省”的目标必能早日实现。 突破生猪产业化的“六大瓶颈” 生猪养殖一直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养殖规模、科研人才、品种选育、疫病防控等指标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近些年来,随着四川、湖南、河南等周边省份的快速发展,我省养猪业在全国的位次在后移。无论是种养规模,还是加工增值,都已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 究其原因,制约我省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六大瓶颈”: 对养猪业地位认识不足 谈及畜牧业,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发达的畜牧业是发达农业的标志”,并要求“尽快把畜牧业建成大产业”。就我省而言,畜牧业的龙头就是养猪,但在发展战略上,我省对生猪的产业优势突出得还不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四川就确立了“川猪安天下”的发展战略。湖南也不甘示弱,随后提出了“湘猪安天下”和“充分发挥生猪的产业优势,促进畜牧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方针。河南围绕市场抓调整,坚持“大力发展生猪”方针。如“双汇”发展之初,也曾大量调入四川猪肉,漯河市不久实施“以生猪为主富民工程”,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反观我省,近20年来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始终停留在“稳定发展猪禽生产,突破性发展草地畜牧业”上。 认识不足,直接导致我省扶持养猪的投入严重不足。从1989年至1998年,四川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生猪产业基金5400万元,湖南省近20年来每年返还屠宰税一两亿元交给畜牧部门,支持生猪业发展。而2003年前,我省每年用于养猪的专项资金仅有375万元,与“养猪大省”的地位不太相称。 流通渠道不够畅达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但在我省,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生鲜猪肉的自由流通渠道还不够畅通,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 在2日开班的全省村支书生猪产业化研讨班上,省畜牧局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讲了一件事:去年11月他到仙桃市调研时,在城区一集贸市场见到一则公告,内容是:“接市政府通知,城区批发的鲜肉仅供城区销售。市屠管办将全面进行稽查,凡违规将肉运销到乡镇市场的,责任由其自负。”仙桃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得相对较好的地区之一。“仙桃尚且如此,其他地区还能好到哪里去!”陈红颂禁不住慨叹。 再看川湘豫三省,省畜牧局调研组赴当地调研时,三省畜牧行业负责人几乎是同一个口气:“没有感到猪肉的流通有障碍。”河南省畜牧局办公室主任朱立良说,组建商务厅后“屠管办自然消失了”。 猪肉加工业滞后 在生猪产业化的链条中,加工可以说是“龙头”,“龙头”抬不起来,将带来连锁反应,波及到生猪的饲料、养殖、销售、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并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收益。 有人测算过,一头100公斤的猪,若卖活猪可能只赚30元至40元,如粗加工后卖分割肉可赚100元,若深加工成熟食,则可能赚到500元以上。 比起产前的饲料加工,产后的生猪加工业更是我省的一大“软肋”。武汉肉联厂的衰落颇具代表性。上世纪80年代,武汉肉联厂曾年宰生猪300万头,号称亚洲第一,而现在年宰杀量滑落至10万头左右。据中国肉类协会公布的数字,2003年度,全国实际屠宰量15万头以上的企业名单上,前十名中河南就占了4家,而湖北竟无一家进入前30强。 养殖模式较落后,规模化程度偏低 一般认为,生猪养殖方式大抵可分4种,即千家万户、“一瓢水一瓢糠”的散养模式,一定规模的专业户模式,养猪小区模式,集约化猪场模式。 据省畜牧局高级兽医师马力介绍,目前,我省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猪场所占比例不到1%,专业户养殖占了80%的份额,即使是一些大型养猪场,管理水平仍很落后,疫病频发,曾有一个猪场两周内竟死了3000头猪。 我省养猪业规模化程度还相当低。统计显示,全省年出栏在50头以上的养猪场年出栏量仅占全省总量的23%。今年上半年,我省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有664个,出栏量不到总量的10%,而同期湖南有1360个,出栏生猪占总数的19.2%。 畜禽养殖用地矛盾突出 畜禽养殖用地本身是一种农业生产活动,但国家政策一直未明确其“农业用地”性质。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后,部分地方加大了对畜禽养殖用地的审控,新建和扩建畜牧小区用地批复困难,影响了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也制约了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这一点上河南省走在全国前列,该省2002年颁布的《河南省畜牧业条例》明确规定:“畜禽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省预计新增1万个千头养殖小区,新增出栏肉猪2000万头,需用地10万亩左右,如不能纳入全省土地利用规划将寸步难行。 猪饲料需求缺口大,主要依赖外购 我省是个“养猪大省”,但在猪饲料的生产、供应上,却是个严重依赖外购的省份。这主要受制于我省的种植业结构。 按年产400万吨肉类计算,我省一年需能量饲料1200万吨,若按集约化生产应以玉米、大麦为主,而目前我省这两种作物的产量仅有200万吨,缺口高达1000万吨,主要靠从华北、东北购进。另外,蛋白质饲料年需求量为300万吨,除部分由菜粕、棉粕替代外,余下70%约200万吨主要用大豆,而我省年产的40多万吨大豆主要用作豆制品,缺口高达95%,全靠进口转基因豆粕或从东北调进。这些产品的外调价格明显高于省内。以去年5月为例,玉米、豆粕省内价格分别为1.46/千克、3.54/千克,而黑龙江省只有1.13/千克、2.90/千克。 在饲料加工上,我省几乎是“一盘散沙”,300家饲料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设备老化、技术力量不足,产品大多默默无闻,缺乏像四川的“希望”、“通威”那样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2004年,我省饲料工业产量为320万吨,分别低于四川、湖南、河南的680万吨、600万吨、580万吨。 此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滞后、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信贷困难、中介组织不发达、品牌意识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我省生猪产业的发展。 养猪业的现状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学习周边省份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准备采取得力措施,加速我省生猪产业化步伐。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省一定会实现从“养猪大省”向“养猪强省”的跨越! 关键词 种猪拍卖 我省种猪早已闻名全国,20多个省市区常年从我省调运种猪。从2001年起,每年的10月18日,省畜牧局都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办种猪拍卖展销会,全国各地代表争相前来观摩竞拍,参拍种猪一届比一届好,拍卖会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首届种猪拍卖会上,一头“杜洛克”种猪被河南老板以15.5万元的天价买走。 “1321模式” 是指农民户养1头二元杂交一代母猪,户种3亩饲料地,户均出栏优质三元猪20头,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此模式被农业部誉为农业高新种养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四自一改”,即自种、自配饲料、自繁、自养,改良品种,此模式养殖成本比常规养殖低40%,且将土杂猪改良为优质三元猪。
健康村:争创品牌是核心 品牌决定市场占有率。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一向重视品牌建设。1986年,该村出产的“健康之村”牌瘦肉型活大猪首次供港,赢得香港市民青睐。近20年来,该村下属的健康畜特贸易公司对供港活猪始终严把质量关,从生猪饲养原料采购到饲养员对生猪喂食,从员工进场消毒登记到离场消号,从商品猪出厂消毒灭菌到运输车辆回场灭毒处理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了生猪的品质。 2002年5月,健康畜特贸易公司成为全国村级养猪场唯一特批的自营供港企业。迄今为止,“健康之村”瘦肉型活大猪在香港俏销不衰,累计20多万头,年均万头以上。除了享誉香港市场外,“健康之村”活猪在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也成为抢手货。2004年,“健康之村”瘦肉型活大猪被认定为湖北名牌产品。 养猪给健康村村民带来丰厚回报。全村830户3650人中,参与养猪的只有238人,但去年出栏瘦肉猪达6万头,户均出栏肉猪72.3头,户均养猪收入6.65万元,人均1.5万元,在全省遥遥领先。 花苑台村:“三个不变”兴猪业 十几年来,京山县孙桥镇花苑台村咬定养猪不放松,始终坚持“三个不变”: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养猪业,从粮食大村向经济强村转变的思路始终不变;二是扶持、服务、发展养猪大户的做法不变,形成了“大户示范养、干部带头养、农户比着养”的养猪热潮;三是向科学养殖要效益的观点始终不变,从“土杂猪”到“长大通”,再到“杜长大”,品种不断改良,现在全村饲养的生猪70%是三元杂交猪,养猪大户中100%是三元杂交猪。他们还打破“一瓢水一瓢糠”的传统饲养方式,建起了养猪示范小区,集约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 而今,孙桥村的养猪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4年全村出栏生猪达2.18万头,比2001年翻了近三番,户均达到87.2头,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发展到17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8%。去年,仅养猪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800元。村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全心村:做好“规模效益”大文章 “穷不离书,富不离猪。”近几年,潜江市老新镇全心村把壮大养猪业作为兴村富民的主攻方向,昔日的穷村而今成了“家家建猪场、户户有存款、走上柏油路、争相盖楼房”的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 该村大张旗鼓开展党员干部“双带”活动,12名有生产能力的党员干部,家家扩建了猪舍,规模都超过50头,每人负责扶持带动3户至5户落后农户养猪,使每户达到10头至20头的规模。村里还发动信用户贷款养猪,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户提供贷款担保,为困难户筹措启动资金。 今年以来,全心村生猪饲养量达到2.26万头,户均已出栏42.6头。村里还建起了4个专业仔猪繁育场,形成了“自繁自养、资源共享、规模生产、品种改良、协会领衔、党员双带、全民参与、产销两旺”的生猪养殖产业化格局。去年,全村户均增收1500元,其中生猪产业就贡献了1188元,贡献率接近80%。 银河生猪小区:协会带农户,同走富裕路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渔牧养殖协会成立7年来,共发展会员220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去年户均赢利2万元,其中5户赢利在20万元以上。身为龙头企业的江夏银河渔牧发展有限公司,与会员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抗击市场风险,实现双赢。 银河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司成立了技术服务部门,由专业人员按照“六统一”(即统一技术培训、养殖品种、饲料供应、疫病防治、规格标准、产品销售)要求开展全方位服务;二是组织规模生产,银河公司坚持每年与会员户签订养猪合同,按合同要求直接从产地采购大量饲料粮供应会员户,并按仔猪20公斤、肉猪100公斤的标准统一回收产品;三是帮助会员贷款,并向会员赊销种苗、饲料,今年共帮助会员申请小额贷款30余万元,公司提供了40余万元周转金。 贾窑村:延伸生猪产业链 仙桃市郑场镇贾窑村着力建设生猪养殖园区,走出一条以园区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种猪繁育、肉猪饲养、饲料加工和产品销售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生产格局。去年,该村生猪出栏5万头,其中万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户。村里还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生猪交易市场,年销售仔猪20万头、肉猪12万头以上。 如今,贾窑村的生猪产业链仍在不断延伸。一是种猪繁育基地初具规模。该村与荷兰国际种猪公司合作的猪场投资1000万元,年可提供优质种猪15000头;二是北京挑战集团投资1200万元,在该村新建了一个年产6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三是无公害种养业发展迅速,猪渔配套水面达到150亩,猪菜配套蔬菜面积550亩。 二郎村:健全销售网络 枣阳市吴店镇二郎村通过生猪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协会+基地+农户”的和谐富民路。2004年,全村出栏生猪35880头,人均纯收入3000元,全村5200多人依靠养猪人均增收680元。 为打通销售渠道,二郎村通过村养殖协会,由村里每年挤出一部分资金,组织30多个懂行情的养猪高手,南下广东、福建,北上河南、河北,东走浙江、江苏等地,开设常年销售窗口17个,年销售生猪2万头;定期邀请邻近的肉联加工企业进村参观,消除他们怕猪病的障碍因素;积极联系镇养猪协会,定期利用镇生猪销售信息中心的平台发布信息。 大方种猪场: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 宜昌大方种猪场,是由宜昌正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化集约型的GGP原种猪场,去年生产GGP种猪8000头,出栏肉猪1.2万头,保育仔猪5万头。该场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建有现代猪舍21栋、12000平方米。 大方种猪场从源头入手,建立了“防疫至上”的安全防疫标准体系,确保防疫密度达100%。该场推广统一的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从饲料、水质到生猪屠宰程序都严格按标准生产,确保生猪从出生到餐桌全过程的无公害、标准化。该场还在我国率先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泰国数字化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绿色养殖”。 砌石村:生态养殖效果好 砌石村是鄂东门户武穴市余川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近年来,该村改单一的养猪模式为猪渔配套、猪果配套立体养殖模式,实行生态养殖,综合效益显著。 为筹集资金,该村“借梯上屋”,将124亩橘园、50亩水面、56亩坡岗地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对外招商,先后引资400万元,建起2个万头养猪小区,年出栏生猪1.5万头,创利80万元。猪渔、猪果配套模式也产生了良好效益,柑橘亩产由1500公斤上升到2500公斤,鲜鱼亩产由200公斤增至400公斤,每年新增效益20万元。 超峰养殖场:建立生态循环型养猪模式 孝感市超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超峰养殖场,已形成一套完善的猪粪发酵喂鱼、猪污水尿发酵、浇树的高效循环型养猪模式。该场利用当地稻、麦、豆饼等饲料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配方,尽可能用本地饲料。他们与当地农户签订饲料种植合同,积极扶持玉米种植户,改善本地饲料粮种植结构单一的状况。 养殖场还积极开发低蛋白、高赖氨酸的配合饲料,加强种养紧密度,应用发酵的粪水给当地农田施把。据测算,10头猪的猪粪无害化处理后可施1亩农田,按每亩施化肥100公斤算,仅此一项可降低成本5元/头。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