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胶南市当前生猪生产情况调研分析
作者:康大夫 编辑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时间:2008-07-25 10:23点击:次
自2006年7月生猪生产价格出现回升并保持高位运行已整两年时间,近期猪价出现回落,饲料价格却继续攀升,为进一步为胶南市养殖户提供养殖参考,胶南们对当前胶南市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生猪生产及价格情况 截止2008年6月底,胶南市能繁母猪存栏7.3万头,生猪存栏41.4万头、出栏52.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0%、2%和1%;仔猪价格 18.40元/公斤,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肥猪15.20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30%,环比增长6%;猪肉价格26.00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22%,环比增长1%。玉米1.8元/公斤,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2%;豆粕4.37元/公斤,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21%;麸皮元1.29 元/公斤,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6%。 二、情况分析 自2006年7月份以来,全国猪价连续两年保持上涨势头,仔猪、活猪和猪肉价同比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但2008年以来,猪价却出现稳中略有下降,特别是近几个月猪价增长幅度更是减小。综合胶南市的实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调控效应显现。自2007年7月,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生猪生产,加强猪肉市场供应,提高了饲养场(户)饲养和补栏的积极性。特别是对能繁母猪实行补贴的政策,又极大的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使猪的存栏明显上升。 (二)补栏生猪已陆续出栏,市场供给量逐步增加。虽然2006年下半年猪价升高,但是由于2005年生猪价格低迷,生猪生产不赚钱,对农民造成影响过大,农民补栏意愿不强,观望态度较多。同时,由于生猪养殖是项高风险的产业,许多农户因此而放弃养殖而外出务工。因此直到2006年11月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养殖户才开始大量补栏,但由于当时母猪饲养量小,不能满足胶南市农户补栏养猪需要,导致货源紧缺,价格继续攀升。根据生猪养殖周期,农民买1 头100斤左右的母猪,养3个月配种,再4个月产仔,再6、7个月出栏,等到繁殖的生猪出栏就需要14月。初步计算2008年春节后市场供应量将逐步增加,价格将会维持或有所回落。 (三)饲料价格上涨,利润空间减少,影响养殖户积极性。在2006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上涨初期,各种饲料价格也上涨,养殖成本增加。但从饲料价格上涨幅度来看,饲料价格增长幅度远不及猪价增长幅度大,养殖户利润空间增长,养殖积极性增加。但目前养猪生产中最主要的两种饲料原料—玉米和豆粕价格疯涨,几乎每天一个价,而猪价不仅没有继续上涨,还出现小幅回落,部分农民信息不足,担心价格继续下滑,出现了恐慌性出栏情况。 (四)猪肉的需求量下降。市场猪肉价格上涨至高位,群众调整了膳食结构,减少吃猪肉或改吃其他肉类、鸡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等副食品,减少了市场上猪肉的需求。 三、发展建议 一是加强行业信息引导,加快建立畜产品预警监测机制。此轮生猪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暴露出当前畜产品预警监测机制的缺失。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周期一般为4- 5年,每个周期基本遵循高峰期、回落期、回升期,至于波动周期长短则要根据供求关系变化情况确定。这次猪肉涨价早在2005年生猪市场低迷、农民大量宰杀母猪时就出现苗头,但有关方面并未引起高度重视,信息发布和全面的形势分析迟缓,反映的情况不一致、不准确,贻误了宏观调控的时机。因此要深刻汲取此轮猪肉涨价的教训,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改进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统计调查工作,建立科学高效的预警监测系统,切实加强市场价格成本动态监测,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生猪产销的调控引导作用,特别要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防止生产过热,出现“多了砍,少了赶,不多不少没人管”的情况,规避市场风险,避免大起大落。 二是进一步加大推进规模养殖、健康养殖力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养猪户在减少、散养的比重在下降。从市场低迷时母猪淘杀情况来看,主要是散养户和小规模养猪场,他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受市场影响较大。而自繁自养规模养殖场,自胶南调控能力较强,市场信息较快,养殖规模波动不大,因此推进规模自繁自养饲养场建设不仅是当前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建议政府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家已出台的保障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加大对自繁自养规模场的扶持力度,稳定生猪生产发展。 三是建议提高现有能繁母猪保险额度,扩大生猪保险范围。要将仔猪和育肥猪也纳入保险范围,减少养殖场(户)生产风险,进一步鼓励生猪生产。而且建议国家不仅要实施生猪宰杀和食肉消费补贴,逐步建立生猪期货市场,价格上也要逐步实行最低保护价,使农民养猪有一个最低保障线,避免陷入“肉贵伤民,猪贱伤农”的怪圈。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