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依法治水 敢于向畜禽养殖污染“亮剑”
作者:佚名来源:丽水日报 时间:2015-02-06 13:19点击:次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历来是人们心中的愿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养殖方式,畜禽养殖在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水质造成了污染。去年4月,遂昌首期电视问政《我们眼皮底下的污染因何长期存在?》曝光了县城周边畜禽养殖污染情况,现场“考问”责任部门和养殖户。“经济要发展,环境要先行”,为重现河水碧波荡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遂昌正进行着一场养殖方式的大变革,依法向畜禽养殖污染“亮剑”。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制作养殖场治理作战图,制定出台《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若干规定》,明确禁养区和非禁养区划分范围,并严格规定禁养区现有畜禽养殖(户)一律依法关停或搬迁;非禁养区达不到生态消纳或不能达标排放的一律限期整治,整治不到位的一律依法关停。县财政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整治,根据不同标准,给予养殖户相应补助。 县乡畜牧干部驻村进场,按照“不漏一村,不漏一户”要求,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全县180家规模养殖场按照“安全供给,调减过载,适度保有”的原则,55家列入治理提升,125家列入关停拆除。6月初,焦滩乡蔡口村生猪养殖户江方华主动拆除养猪场,并进行了土地复垦,打响了全县畜禽养殖场整治第一枪。 整治过程中,县委副书记、县长何卫宁先后5次赴重点乡镇督查指导工作;县分管领导两次专门约谈畜禽污染整治工作后进乡镇(街道)负责人;县督查组分赴各乡镇督查35次,发放督查通报8期。整治期间,整治办工作人员深入全县20个乡镇的养殖场进行督查指导,根据每一个整改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治理意见、设计提升方案,对要求关停拆除的养殖场进行政策宣传,了解实际情况,告知关停的时间期限,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存栏生猪销售难、停养后失业等实际困难。 截至去年底,全面完成了禁养区内养殖场的关停拆除工作,累计关停拆除养殖场123家,拆除面积5.7万平方米,减少生猪存栏1.7万头,完成省、市下达年度任务的308%。为更好实现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对须关停、搬迁且有继续养殖意愿的养殖户,按照“农牧结合,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循环利用,控量减污”原则,全县正规划建设6个生态养殖小区。截至目前,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的北界镇登埠村生态养殖小区已投入使用,11家养殖户的2000多头生猪已入住高山“别墅”。 ![]()
责任编辑:龚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