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猪易原创 > 开扒双汇 看起来是大象起舞实则是外强中干?
作者:静书来源:猪E网原创时间:2016-04-08 14:54点击:次
在继2014年5月份在猪价低谷进口猪肉被骂惨之后,时隔两年,双汇再一次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从行业内到行业外,从养猪的到做屠宰的,甚至饲料原料贸易和生产的,骂人的,观战的,好不热乎(猪易网微信号的留言已经被爆了)。不同于之前媒体、机构一边倒地批评双汇,这两天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支持双汇的声音,甚至于骂战已经从讨伐双汇演变成媒体之间互相攻击的口水仗。嗯,所以在这个时候静书开扒双汇怕是难免会踩到一些人敏感且脆弱的神经。不作不死,静书的信条是任何没有数据支撑的分析预测都是耍流氓。在双汇这个事儿上,拒绝谩骂,我们拿数据说话。 好了,开扒。 一、双汇早已是外资入股(注意不是控股) 有人看到双汇总裁游牧说 “用进口猪肉来降低成本“的时候简直是怒不可遏,你双汇一个中华民族的品牌却一直琢磨着进口美国的猪肉来中国?讲不讲道德,有没有情操了? 自2006年双汇集团当时的大股东河南省漯河市政府将双汇集团以10亿元的低价挂牌转让之后,双汇集团便进入了一场颇为扑朔迷离的外资收购案中。从2007年外资全资收购再到股权结构调整,以及双汇众高管在英国成立公司收购双汇公司股份,再到2014年8月万州国际在香港上市后外资降低股权占比。九年的时间,双汇从一家河南省漯河市当地的国企,改制壮大成“世界上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这其中,外资的力量“功不可没”。那么现在双汇现在到底谁当家?根据2016年3月30日双汇公布的报告来看,双汇的实际控制人是这样的。 第一大股东是鼎盛,旗下七只基金分别占据双汇发展30.379%的股份。 第二大股东是雄域投资有限公司,占双汇发展21.721%的股份。雄域100%股权为兴泰集团所有,兴泰是2007年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律注册成立,其中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持有14.4%股权(为双汇发展实际控制人),另外三位高管张俊杰、何科、李冠军分别持有6.178%的股权,还有259名关联员工持有剩余的股份(网上有相关此部分股权难以兑现的消息)。 其次分别是,运昌持有4.312%;高盛持有2.395%、顺通控股3.912%、裕基环球1.677%。 以上字数不多,信息量却很大有没有?尽管双汇发展报告中显示,万隆及双汇众高管所持有的兴泰集团是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但是双汇发展的第一大股东却是鼎盛。也就是说双汇发展的实际权利仍旧掌握在万隆的手里,但是也不得不体现或者迎合大股东的意志。特别是2013年双汇上演蛇吞象,收购了史密斯费尔德,与其说是为了双汇的国际化,不如说是为了鼎辉能够全身而退在铺路。 二、双汇营业收入、净利润
图1 双汇发展不同业务收入占比及毛利率 我们都知道双汇是国内肉制品行业的老大,但其实就双汇而言,屠宰业务的收入是要高于肉制品的。以2015年为例,屠宰行业收入为244亿,占总收入的54.69%(内部未抵消),其次才是肉制品行业,占总收入的50.65%(内部未抵消)。但是就毛利来看,肉制品的毛利高达31.37%,而屠宰业务为7.31%。
图2 2010-2015年双汇发展营业收入、净利润 从图2来看,2010-2014年双汇的收入是不断上涨的,其实自从2006年以来双汇的收入都是上涨的,从367亿元上涨到465亿元,上涨了89亿元。但是2015年双汇的收入却下降了2.18%,并且是十年来首次下跌。不仅仅是2015年,2011年收入的增长也明显放缓,而且当年净利润还下降了55%。之所以2015年收入下降,2011年净利润大跌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年生猪价格都出现了暴涨(2011年还有瘦肉精事件的影响造成业绩下滑)。但是我们却发现,2015年的净利润却没有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双汇国际一方面降低内部的销售、管理费用,另一方面加大了猪肉的进口来平抑国内的成本。据了解,2015年双汇控股罗特克斯加上史密斯菲尔德一起向双汇发展供应了近21亿元的进口猪肉,是2014年交易金额的2倍。按照一财网的介绍,2015年美国猪肉的成本在1.12美元/公斤,折合人民币成本在7元/公斤。双汇购买的21亿都按照猪肉来算,那么就是30万吨猪肉。这30万吨猪肉对于双汇来说的确是不小的一笔成本,但是对于全国5000万吨的需求量来说则是九牛之一毛。 何况,这21亿元进口的是分割肉、分体肉、骨类副产品,根本达不到30万吨的量。2015年全国猪肉进口的总量也不过80万吨左右。 双汇游牧所讲的猪肉价格下降一半才合理,以及双汇将加大进口美国猪肉来平抑国内猪价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完全是站在自身企业经营的角度上,并非是见不得养猪人好过。 三、双汇的体量到底有多大? 按照2015年的数据,双汇生猪屠宰量1239万头,占全国7亿头的2%的市场。就占比来说,不足以对全国生猪市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双汇这样体量的集屠宰、肉制品加工为一身的企业本身在国内就没有多少(可以称作为竞争对手的雨润本身也是泥菩萨过江了),这个时候作为标杆的双汇特别是高层的言行对市场的影响往往会被数倍放大,特别是对我们心理上的影响。 四、双汇集团果真如外表上那么强大? 对于2006年之后双汇的国际化有观点认为,正是引入了外资才能使得双汇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化的大企业,以往那些河南本土的肉制品企业如今早已沦为尘埃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诚然,双汇由于外资的注入才能迅速打开国际市场,但是静书认为也正是因为外资的注入,双汇如今俨然是一只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更多的是浮躁,缺乏内生的动力与创新。
图3 2006-2015年双汇营业收入、增长率 从图3中可以看出双汇的增长率自2006年以来表现为下降的状态,从2006年年增长20%-40%,再到2010年增长5%-10%,再到如今下降到5%以下。双汇的增长引擎正在熄火,2015年以来唱衰双汇的机构不绝于耳。尽管2015年开始双汇提出了要增加新产品的研发,要加快铺设电商的销售渠道,并且还重新启用了双汇的老臣游牧,一系列的动作似乎显示出的是万隆想要改善双汇业绩的决心。但是,这个时候的双汇全然不是当初的双汇了,要知道,双汇的肩膀上还肩负着40亿元的巨债(2016年到期)。除此之外,双汇与大洋彼岸的史密斯费尔德之间的磨合显然还没有完成,目前除了把史密斯费尔德的猪肉进口到中国来,还没能看见双汇有其更多的进展。 如今的双汇,一方面面临着产品老化,销量下滑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收购史密斯费尔德带来的巨大的债务,如今再加上国内正处于猪价大涨的时期,可以说正值四面楚歌的境地。尽管双汇高层努力做出种种改变,但一连串的动作却显得迟缓且僵化。除了琢磨着怎么多进口美国猪肉,大力研发且推广新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更为关键。
责任编辑:静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