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江苏:不断放大的生态循环优势

江苏:不断放大的生态循环优势

作者:朱梦笛来源:江苏经济报时间:2016-04-15 15:39点击:

  苏南农村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当下,这里正在进行“新集体经济”制度创新,使得产权清晰、收入稳定、分配合理、民主管理,集体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通过20多年的努力,创新发展合作农场,从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变成集体收入超2000万元的全国生态村,成为镶嵌在金仓湖畔的耀眼“明珠”。

  创新发展合作农场

  当东林村所有农户住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后,村党委书记苏齐芳发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农民集中居住后,离耕地较远,耕作不便,土地零散管理难度大,承包者需承担较大经营风险,本村人积极性不高。无论是发包给外地人还是企业,村集体收益较少,更谈不上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共享收益。”苏齐芳告诉记者,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决定由东林合作农场负责全面经营,农场合作社作为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资源牢牢地掌握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手里,农场收益占整个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

  “刚开始采取的是‘大锅饭’,没有奖惩,农场所有员工又累又没有好的收成。”苏齐芳坦言,这逼着他们不断创新,最终采取“大承包”、“小包干”的生产经营方式,由本村两名种田能手担任分场场长“大承包”,分别承包管理耕地面积的50%,全年包水稻550公斤/亩、小麦300公斤/亩,超产或减产定奖赔各20%,包化肥、农药、水电、人工等成本1100元/亩,节约或超量也各定奖赔20%。“小包干”是指农场员工包干管理费用,小麦、水稻每亩380元,根据各自能力来认定包干面积。“成本核算、绩效挂钩”的考核办法,增强了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种植热情和责任心,东林水稻最高产量达到了700公斤/亩,真正做到了“能人种地、能种好地”。

  即使不在农忙季节,但农场分场场长陈惠芳还是天天钻到田里。这份种植热情让他被评为省种粮大户,奖励了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插秧机,“荣誉归我,但插秧机留在合作社。”陈惠芳笑着说。

  延伸生态农业链条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杨晓晨去年年底来到东林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这两天他忙得团团转,恨不得24小时都待在生态肥料厂,清明节后没几天,肥料厂就要正式投产。“试生产阶段就来了好几拨上海、吴江等地农场主订货,山东潍坊的一些农场主等不及,拖着半成品肥料回去用了。”杨晓晨介绍,农场饲养的羊吃的都是精饲料,有机质成分超过60%,适合做生态种养有机肥。


  “这是我们最近全身心投入的生态循环农业其中一环,形成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一个‘圈’。”苏齐芳称,“东林模式”的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猪、羊—肥—稻、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田里收回的秸秆捆包发酵后制成饲料,喂养羊,再将羊的粪便、尿液等制成有机肥料,通过电灌站、输送管道等还田;二是富硒农产品一体化循环模式,运用现代化工厂育苗与富硒苗培育结合技术进行水稻育秧,供畜禽摄入,同时培植有机硒的食用菌,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经济效益;三是生态种养复合循环模式,采用发酵床生态养殖方法,促使养殖排泄物在有机垫料上迅速降解,免去了冲洗圈舍等人工清理程序,达到“零排放”。发酵床作为有机肥用于谷物种植和食用菌栽培基质,形成的废弃物互为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化肥用量,实现降本增效。

  “我们在循环农业中发现巨大的商机,单独成立了金仓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促进村级经济不断做大做强。”苏齐芳称,近年来,各种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项目上得到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给他们更多的信心。据了解,财政给东林村的资金补助,包括标准化养殖场猪场项目200万元、畜禽规模养殖羊场建设项目500万元、供销社产销对接项目240万元、农田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1000万元、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2435万元。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今年38岁的赵勇岗去年放弃年收入6万元的外企工作,回到生他养他的东林村,当起了农民。刚开始,父母强烈反对,想着好不容易把他送出农村,成为一名白领,现在再回到田里,亲朋好友会笑话他们的。“国家这几年都在大力发展农业,我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更有前途。”赵勇岗认为自己还年轻,能在农村闯出新天地。

  “农村现在面临农业专业人才短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未来谁来种地成为农业新危机。”苏齐芳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人才。东林村目前有5个职业农民,对他们的要求是所有的农机具都会操作,现代农业的专业技术要掌握,一年下来效果非常明显。他做了个比较,1个职业农民1天机械化打农药230亩,而6个熟练的老农民最多150亩。

  “招人容易,留人难。职业农民与田里的传统农民是两代人,没有共同话题,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他们能扎根农村。” 苏齐芳戏称赵勇岗他们5个职业农民是被他“忽悠”过来的。“给职业农民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与老农民有分有合。”他表示,东林村今年将再招10个职业农民,给这些年轻人搭建一个发展的舞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如根据是否懂经营会管理、是否懂技术和服务等将他们细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未来交给这些职业农民了。”苏齐芳对他们充满了期待。

责任编辑:宋美丽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