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企业财经 > 温氏、雏鹰、牧原今年赚翻了,他们还会疯狂扩张吗?
作者:三叶草来源:猪e网时间:2015-10-23 11:45点击:次
最近几天,上市企业第三季度财报陆续公布,整个养猪行业都笑开了颜,在很多行业仍然面临产能过剩和亏损的局面,唯独养猪业一枝独秀,各大上市公司营收和利润都获得了很大的增长,利润同比去年翻了2倍多,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上市企业赚钱之后,还会继续疯狂扩张吗? 各大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可观 温氏第三季度业绩快报。今年第三季度,温氏营业收入136.68亿元,同比增长27.29%;归属股东净利润31.21亿元,同比增长71.77%;今年前三季度温氏营业收入335.54亿元,同比增长27.26%;前三季度归属股东净利润47.88亿元,同比增长282.08%。 正邦科技第三季度营收45亿元,净利增217.05% 正邦科技三季报显示,公司201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28.32亿元,同比增长3.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347.15%;基本每股收益0.30元。 雏鹰农牧前三季度营收22.15亿元,净利同比增242.81% 雏鹰农牧发布三季报显示,1-9月实现营业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100.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42.81%。 上市企业规模扩张情况 温氏2014 年生猪出栏量为1218.27万头,而今年上半年已经出栏702万头,保守估计今年温氏全年出栏量超过1400万头;再来看雏鹰和正邦,受资金紧张因素影响,雏鹰和正邦在去年并没有大范围抄底,生猪出栏量低于市场预期, 而牧原尚无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但值得关注的是牧原上市后,股票一路走高,超过雏鹰,且牧原的生产水平和成本紧跟温氏之后,预计今年牧原的生猪出栏量也会出现较大增长,牧原去年同期生猪出栏量为185万头。而目前生猪出栏量超过百万头的企业有温氏、雏鹰、正邦、牧原、宝迪、正大、中粮、金锣、新希望六和、上海光明共10家。 从投资角度来看,养猪并不是暴利行业,但在资本市场依然诱人,一个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是否还能继续快速发展下去,关键是看其成本和生产成绩。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雏鹰虽然作为养猪第一股,但因生产成绩和成本不及牧原,所以这2年的发展速度明显变慢。站在整个行业角度来说,也是同样道理,养猪业并不是规模越大,效益越高。我们中小猪场在扩张的同时,除了关注行情外,还要关注生产成绩提高和成本控制,假如这2项指标落后,规模再大,都面临各种考验。 全产业链模式逐渐成熟,第二梯队已经涌现 作为行业热点话题,规模化究竟是不是养猪业的未来,从这2年来看,规模化虽不具备成本优势,但全产业链和公司+农户模式经过温氏的实践,已经被证明是比较适合中国养猪模式。作为养猪企业,全产业链模式是企业上市的基础,也是上市后努力的方向。今年,我们看到雏鹰、牧原等企业都在努力补齐下游屠宰加工环节,完善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 第二梯队主要是指年出栏10万头--100万头的养猪企业,在中国已经涌现很多,但这类企业目前最大的风险仍是资金流通风险,当遇到低谷期,资金链就会吃紧。所以,继续扩张规模,独立上市是第二梯队养猪企业的必然出路,按照经营规模来看,年出栏量超过百万头,就可能走向资本市场。从这点来看,规模化企业仍会加速扩张,并成为养猪业的中流砥柱,未来5--10年,年出栏量百万头以上的养猪集团可能达到50家,他们的出栏量占到市场的1/5以上。 养猪巨头扩张是必然的,不扩张没有出路 无论养猪企业是否上市,全产业链和扩张都是必然出路,上市企业,只能通过扩张来实现营收和利润增加,包括公司市值的增加;而未上市企业,出路只有一个,尽快扩张规模,早日进军资本市场,打通融资通道,才能抵挡市场波动风险。 今天,我们看到农村周围的猪场关门了,其实还有很多新建的规模化猪场,一出来就是上万头甚至十万头,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养猪业的规模化时代已经到来。
责任编辑:宋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