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以来,国内豆粕市场发起了一轮上攻:现价最高攀至4800元/吨,而期价盘中也一度创下4492元/吨的新高。然而“好景不长”,进入7月份之后,粕价却整体下行,连豆粕809合约于8日、21日更是大幅跳空下跌,至昨日收盘,该合约已自高点跌去7%以上。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豆粕扭头向下呢?
首先,过高的价格抑制了豆粕的需求。由于粕价持续快速上涨,使得国内饲料企业采购量出现了下降。一方面出于对高价豆粕风险的考虑,饲料企业在现价突破4200元/吨后普遍谨慎,一些饲料企业出现了停产,一些企业采取随用随买的采购策略,尽量减少豆粕的库存水平;还有一些企业则通过修改饲料配方来降低对豆粕的使用。据悉内地个别大型饲料企业目前鸡鸭中后期可以完全不用豆粕,而采用小麦、肉骨头粉以及DDGS和蛋白粉等来替代,而一些幼禽类饲料中原先接近30%的豆粕配方,现在也已降至10%以内;河北地区一些饲料企业则加大了花生粕的用量。
其次,养殖利润下降减少了养殖户对饲料的需求。据统计,2008年7月上旬,全国活鸡(活肉鸡1-1.5公斤)均价为8.64元/斤,与2008年6月下旬相比,全国活鸡均价下降了0.86%,与6月上旬相比,均价环比下降了1.18%,目前多数肉鸡养殖亏损在1-2元/只;另外由于鸡蛋价格的下降,使得蛋鸡养殖户亏损0.1-0.4元/斤。在养殖利润下降已使肉鸡和蛋鸡养殖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养殖户对禽类继续补栏的积极性大受打击。
实际上,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一部分肉鸡养殖户已经选择提前出栏。同样,在生猪养殖方面,由于猪肉价格出现回落,使得养殖户承受着收入下降和成本上涨的双重风险,生猪补栏积极性并不很高。据悉,7月份以来国内多数饲企的畜禽销售形势不及前几个月,其中销售形势好的企业销售量环比6月基本持平,但仍有不少企业表示7月销售量较6月下降了近10%-20%。
再次,自然灾害使灾区养殖业受损,减少了豆粕的需求。今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就四川汶川地震而言,虽然5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生猪及禽类损失相对较小,四川德阳、绵阳等八个市、州死亡生猪79.28万头,仅占四川2007年6000多万头生猪出栏量的1.32%。但由于灾区道路破坏严重,将间接对成都、南充、资阳、达州、宜宾、凉山、绵阳和泸州等8个主产地区生猪的养殖造成不利影响,而这些地区猪肉产量占四川省比重为51%。由于地震导致交通运输困难,使得四川地区饲料原料价格出现了大涨,另外由于一些生猪养殖户因不堪饲料价格的高涨而将生猪被迫提前上市,直接对四川地区猪肉价格造成冲击,并最终使得四川生猪存栏量下降。另外,由于6月份南方地区出现了暴雨天气,对水产及其他饲料养殖业都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