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中原肉联何以重振雄风
作者:来源:时间:2008-06-10 15:02点击:次
中原肉联厂是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所属的一家大型肉食品加工厂。1992年建厂,其前身是与德国共建的外向型合资企业,起初由于连年亏损,外国老板被迫撤走。从1995年开始,该厂按照独立自主的原则重建中原肉联厂。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此厂已经由濒临倒闭的企业变成技术先进、设施齐全、管理严格,以猪、牛、羊、鸡肉食品加工为经营主体,实行产、加、销一条龙综合性配套的新型肉食品加工厂。成为房山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带户能力最强的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2000年被评为房山区十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之一。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中原厂能短时间起死回生,重振雄风,他们到底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呢?为此,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原厂,该厂主要负责人那利民先生道出了其四大发展真谛。
扩大生产规模 增强竞争能力
“在质量上下功夫,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这是中原领导班子在洞察市场后作出的一大改革。
全厂首先投资500万元在长沟新建了一家肉联厂,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房山西南部以及涞水、易县等周边的肉食品市场。其次是立即改造原有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该厂从西德进口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无菌、自动、真空包装设备,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保质期;兴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预冷车间,提高生、熟肉食品的保鲜程度;对现有的两条加工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更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新品种,现换了五个老品种,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通过以上几项改造,中原厂的规模很快得到了扩大,质量、效益有了显著提高,生产成本也降低了20%。
公司还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猪、牛、羊、鸡等生肉食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烤、卤、酱、灌)等四大系列共87种肉食产品,以独特的风味、上乘的质量和信誉,很快就占领北京以及外埠的肉食品市场。
坚持“公司+农户” 带动农民致富
中原厂坚持走“公司+农户”式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壮大猪、牛的养殖队伍,以“订单农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从1998年起,该厂便以自身为龙头,成立了35个规模猪场,发展了600多个养猪大户、17个养牛户,与华都、正大肉鸡集团在房山境内发展的养殖小区和大户加盟,组成“琉璃河中原肉食品加工经济联合体,”采取订单合同形式包销包购。
几年来,凡与中原肉联厂签署原料购销合同的养殖户,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收购价格。该厂“以诚为本”与各养殖户建立长期的供销关系,及时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养殖户的年纯收入平均能达到万元以上,大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全厂也由此成为了房山区经济效益好、带户能力强、产品过得硬、企业信誉高的龙头示范企业,在全市700多家肉食品加工厂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三。
开展多种经营 扩大市场份额
原料不足和成本过高原先一直是困扰中原厂的一道难题,为此,该厂又投入700多万元在原厂区内新建了一条日屠2000头生猪的流水线,与各规模猪场及养猪户稳定签定订购合同,以保护价收购生猪,保证了充足的原料供应,每天能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猪肉。该厂因此又被北京市批准为“生猪批量定点屠宰厂”。
拓宽销售渠道 热心服务消费者
上乘的产品质量,是确保销量最有力的“钥匙”,为了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放心肉”,生猪入厂之前都必须经过卫生部门的严格检疫,然后再对屠宰、分割、选料、加工、包装、出厂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经过层层把关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于特色突出、工艺先进、质量稳定,80%都在北京市场得到畅销,全市有80多家宾馆、饭店常年订购中原的产品,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外埠客户也纷纷来厂订货。2000年8月,该厂产品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农副产品精品展。2001年2月又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农副产品精品展览。
至此,中原人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继续在“服务消费者”上下功夫,先后在北京市、郊区设立550多个摊位,使消费者能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吃上中原“放心肉”。还在厂区内新建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肉制品直销大厅,购买了40辆中型面包车,从房山、良乡及城区免费接送消费者到中原参观和购物,每天都有近2000人直接到中原采购肉制品,日直销收入达6万―8万元。中原厂还准备在城区和近郊建30个直销分店,进一步扩大营销范围。
目前,中原厂又在考察、论证合作开发肉兔养殖、加工、出口基地的建设项目,中原厂负责养殖加工,产品由北京国际贸易公司包销出口,如果项目可行,将列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中原厂将建立年出栏肉兔900万只、加工出口兔肉1万吨的养加基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