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土猪”实为本地猪种 “天价”不等于安全

“土猪”实为本地猪种 “天价”不等于安全

作者:康大夫来源:中国经济网时间:2013-01-14 10:13点击:

  
核心提示:土猪”概念遭到热炒的背后,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不清楚的是,“土猪”,实际上指的是本地猪种,它仅仅是猪种类的一个概念,其对应的概念是“洋猪”。

  春节临近,又到了猪肉等肉食品热销的时节。在需求陡然上升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被市场热捧的诸多概念所迷惑。比如,近两年被商家热捧的“土猪”,就很容易让消费者“乱花渐欲迷人眼”,难以分辨真假而上当受骗。

  近年来受瘦肉精、私宰肉等负面消息的影响,“土猪”肉被商家高调宣传成“原生态”“安全”“高营养”的猪肉,成了“绿色、安全、营养”的代名词。“土猪”一时奇货可居,在价格大大高于普通猪肉的情况下,销量仍然高速增长。普通猪肉档口,一斤瘦肉才15元,“土猪”一斤瘦肉动辄就要 25-30元甚至更高。

  而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广州市场上,超市中标榜的“土猪”在猪肉中的占比高达50%,即使是一般农贸市场也达到10%-20%,而在2006年,其占比只有1%不到。其“土猪”品牌也是鱼龙混杂,名目繁多,如壹号土猪、东升牌土猪、安康走地猪、穗香猪、黑加宝黑土猪、山黑牌有机猪、湛江土猪、“博白土猪肉”、“三江黑猪”、“环江黑猪”、“城乡土杂粮猪”、“三江草猪”、“城乡土猪”……

  然而,笔者了解到,由于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目前在全国“土猪”销售市场,面临着乱贴标签、乱标价格、“挂羊头卖狗肉”等诸多问题,让众多消费者上当受骗,花了高价并没有吃到绿色安全的猪肉。因此,究竟何为“土猪”?“土猪”是否就真正是“绿色、安全、营养”的?有必要为消费者澄清概念,还原真相,让大家明白消费。

  土猪败北洋猪

  实际上,在“土猪”概念遭到热炒的背后,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不清楚的是,“土猪”,实际上指的是本地猪种,它仅仅是猪种类的一个概念,其对应的概念是“洋猪”。

  所谓“土猪”,指的是中国本土猪种,大多属于脂肪型,瘦肉率一般为35%-37%,最高不会超过45%。而与“土猪”相对应的杜、长、大瘦肉型等洋猪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瘦肉率高。

  中国养猪历史有7000多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饲养场开始出现。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内,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肉食品质由过去的动物脂肪转向动物蛋白的需求”,“土猪”猪种由于肥肉率高,经济价值低,同时也因为瘦肉型洋猪显著的经济效益,洋猪逐渐占领中国猪肉市场。

  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康相涛介绍说,由于市场的推动,经济效益成为养殖企业的主要目标,因为引进的“洋猪”体格大、生长快、料肉比高,能为养殖业老板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迅速在国内得到普及。

  例如,中国养猪大省河南省年出栏生猪的95%都是引进的洋品种猪,其中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杂交的“杜长大猪”为主。河南农大畜牧站站长田亚东博士介绍,“这些猪原产地都在美国、丹麦、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一头‘杜长大’猪,5个月就可以生长到100公斤左右,而河南地方‘土猪’则需要两年左右的漫长饲养。”

  在此背景下,在“土猪”与洋猪短短几十年的较量中,土猪全面落败,土猪逐渐被市场淘汰,有些品种甚至面临绝种,例如宁乡花猪,近10年,经由国家对本地猪种的保护政策才得以保存下来。

  据农业部畜牧司巡视员陈伟生介绍,根据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中国559个地方畜禽品种中,279个品种的群体数量下降,15个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已经灭绝,55个处于濒危状态,22个品种濒临灭绝。濒危和濒临灭绝品种约占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14%。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