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主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浅谈城镇化与农业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浅谈城镇化与农业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作者: 周庆海来源:旺族集团时间:2013-05-30 09:56点击:

  产业链的常见模式为:加工部门推进模式。在当地成立农产品加工科技产业园,引进适合当地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集群,农产品加工带动性工业反哺农业。辽宁辉山走的就是这个路子。辉山农业科技园区始建于2002年1月,规划面积41.2平方公里。目前已被科技部确定为东北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换基地和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被中国食品协会评为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园区重点发展粮油加工、良种繁育、乳品加工、畜禽加工、果蔬饮料加工、饲料加工、农产品物流等七大产业,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的超常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建设一体化的跨越式发展,使园区呈现出产业集群化、生产链条化、环境生态化(万元GDP能耗0.37吨标准煤),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构建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服务部门引领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加强与当地主要产业有关服务部门,为当地农业生产、销售、经营提供方便。硬件基础建设、物流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服务、品牌打造服务、信息沟通服务等是其主要建设内容。北京通州区观赏鱼产业链即为典范,在通州区科委、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区确定了13处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点、12处水质监测点、12处鱼病监测点,还常年为养殖户巡诊、义诊,建立水产科技书屋,武装养殖户的头脑,充实他们的养殖理论。为了解决鱼种品质退化和档次不高的问题,还建立了良种场—种苗繁育基地—养殖户三级繁育体系,保证了种苗的优良,为养殖户提高增加养殖收入提供前提。不仅如此,还出版了观赏鱼专刊、建立了观赏鱼养殖网站。不定期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推广养殖新技术。

  这三种模式各有所长,必须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构建。每种产业链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农户加入到各类专业经济组织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农业先天的弱质性,实现农业的生态、生活、生物、生产“四生”的良性循环。

  农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传统农业的弱质性是先天的,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使农业不再是孤立的生产部门,而是以生物生产为中心涵盖产前产后多个环节在内的一体化经营体系,可以稳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是使产业链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产业环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进而使产业链运行效率和价值实现不断提高的转变过程,从产业延伸、优化、整合三个方面实现产业升级。

  产业链延伸。从方向上看,我们可以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分为前向延伸和后向延伸,大多数学者强调的延伸其实后向延伸,就是要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便获得更高的附加值。还可以把产业链的延伸分为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纵向延伸指的是着眼于各环节的高技术和高知识,横向延伸则着眼于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环节的增加。农产品的区域延伸则是借助于现代信息平台和通达的物流网络进行空间拓展,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产业集群,这些产业之间能相互依赖,优势互补。

  产业链优化。产业链的优化是指立足于整个产业链的质量的提高,即产业链各环节向高技术、高知识、高资本密集、高附加值演进,体现为产业链的产业机构高度优化。这是我国产业链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为60%~70%,而在我国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2%,同一时期,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达到了89%,可见我国农业经济仍是粗放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贡献率小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贡献率。

  产业链整合。产业链整合是指根据社会资源和市场需求,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其实质是追求整个链条价值的最大化。有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整合和经营主体的整合,这其中特别要注意农业产业链上的利益机制协调,不同的经济主体都在一个产业链上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存在竞合关系,若不在流通、工业、农业各环节之间建立和谐的利益机制,农业变强、农户增收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和谐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链健康运行的基础。

  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有独立模式、合作模式、联盟模式、区域模式等,产业链的整合有利于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控制能力,获得产业链上协同效应。

  加快城镇化进程,政府应着眼长远发展,从经济转型高度、社会发展深度、综合要素整合的广度进行决策。农业企业要从国际城镇化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迎接新型城镇化在国民经济发展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带给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遇,而生猪全产业链作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半壁河山无疑会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最重要角色。

  

责任编辑:  

热门讨论

产品直通车

百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