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规模化养殖:
加剧波动还是减少波动?
如果前后端环节没有跟上,规模养殖户的波动必然给价格造成更剧烈的冲击。
周开叔不仅被社区寄予厚望,在全省的生猪养殖中,这样的大户也被寄予希望。
像周开叔这样的大户,通常被认为能在生猪价格下滑中经受住冲击,换言之,他们最有可能顶住“暂时”的亏损,保持生产能力不削弱,而这对于保证接下来的生猪供给,防止价格暴涨意义重大。
周开叔们能否承担起这样的重任?他给记者算了算账,一头100公斤重的三元杂交商品猪,如果扣去饲料、人工等成本,每头猪亏损将近200元,“每个月亏4万多,根本承受不起”。
周开叔的生猪养殖规模或许还不算大,规模再大一些的养猪场是否能承受这样的亏损,保持生产稳定?新都新彘猪业有限公司的生猪年出栏量超过10万头,总经理孙林告诉记者,目前生猪存栏数从3万多头减少到了1万多头,母猪也从原有的1000头减少到了现在的400多头。
“母猪需要18个月的生长周期,宰杀母猪将为下一轮暴涨种下祸根。”孙林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但今年前3个月过百万元的亏损让他无能为力。
规模越大,亏损可能越多,相应减少的数量也就可能越多,郭晓鸣因此提醒,如果生猪产业的前后端环节没有跟上,规模养殖户成规模的波动,必然将给价格造成更剧烈的冲击。
点评:
省委农工委产业处处长周学礼:养猪应该防止规模偏好,超出适度的规模反而会为异常波动推波助澜。同时,应该区别对待商品猪的规模化养殖和种猪的规模化养殖,后者更应该得到稳定。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