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别从养猪场采取的措施以及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两方面讨论如何提高养猪场的竞争力。
养猪场应采取的措施:
把好品种关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上优质安全畜产品呈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要在牲猪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解决品种问题很必要,在市场化的今天,首先解决好品种问题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性环节。
批量出栏
正大集团近年来在标准化养猪方面探索的“四良配套、同源引进、分段饲养、全进全出”养殖模式代表着我国目前养猪业的最高水平,也非常符合农村实际,是改善养猪模式,降低养殖成本,实行以猪为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益探索。同质同品种的商品猪,在安徽每千克只卖到7.6元,在河南则卖到8.0元。原因在于我们的规模化程度低,批量出栏能力弱,加大了猪贩的收购成本,压价是必然的。由于河南的规模场批量出栏水平高,很容易在一两个规模场收购一车猪。实践证明,猪贩收猪过程每延长一天,就会损失活猪体重4%。
提高科学饲养水平
专业化饲养,确保产品质量,雇用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作饲养员,猪场按标准化生产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饲料科学配比,定期规范防疫,严禁使用激素和禁用药品,确保药残、瘦肉率等各项测检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保证猪场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占到养殖成本的70%左右,其主要原料玉米、豆粕的价格目前比较高,可考虑通过降低玉米用量,增加大麦、麸皮的配比(主要是母猪和肥育猪后期);蛋白饲料要降低黄豆粕的用量,替用一部分杂粕(如菜粕、棉粕,要经过脱毒),但母猪要慎用。对母猪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增加青饲料,如南瓜、良麻等。
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投入
新建猪场或疫情不是很复杂的猪场,要减少不必要的疫苗注射或保健药物的投入,对产下后弱仔或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僵猪予以淘汰,难以治疗的病猪不予治疗,减少药费的投入,更不要轻易地用进口药物,以降低成本。
调整种群结构,改善饲养管理
调整种群结构,以达到降低肥猪的饲养密度,实行全进全出制,提高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最大限度地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政策措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种粮有补贴,农机有补贴,作为在农业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养殖业毫无疑问也应该给予补贴。政府部门需要在以奖带补、养殖贷款、养殖用地用电、沼气利用、小区道路配套等方面给予优惠。要注意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减少贷款手续,适当放量资金,延长使用时间。不少地方的农村信合组织在为农民服务中已经探索了很好的资金使用方法,也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
扩大产业链中的农民利益
养殖场户、中介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链条中,应重点加强对养殖场户的利益分配倾斜。一方面,加强为养殖业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建设,通过协会等把养殖场户联合起来,提高话语权,增强与加工企业的对话实力,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龙头加工企业中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每年国家对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投资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基地建设资金,企业很少用这笔钱建设养殖基地,农民也难以享受到国家财政扶持的“阳光”。因此,建议基地资金像粮食直补一样,通过财政渠道对规模养殖场或者购买良种予以直补,或者加大对畜牧产业化企业这笔资金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尽可能保护养殖环节的利益,保持发展后劲。
订单式生产
订单是保障养殖业免受波动影响的最理想渠道。如果养猪业的订单比例达到80%以上,出现大的猪价波动可能性就小,农民受到的损失也就少。否则,如果贵时买,贱时抛,只能让市场牵着鼻子跑,赶的永远是末班车。有条件的省份可以建立牲猪的期货贸易市场。通过“期货+公司+农户”等模式,以订单的方式把牲猪生产者整合在一起,有效地化解由于市场变化、合同不履约等带来的多重风险。通过期货交易,对牲猪生产进行实时监控,也实现了市场信息的进村入场,可谓一举多得。
猪肉消费是永恒的,也是大众的。牲猪市场的波动使我们更冷静地思考对策,教会我们永恒地严抓管理、降低成本。今后养猪的波峰与波谷周期会更短,像前两年的暴利养猪时代也将成为历史。但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创新科学,措施得力,就会迎来永恒的养猪春天。
本网原创,转贴请标明出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