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统计部门还是行业民间判断数据都表明,我国主要生猪饲养省份的PSY可能很少超过13头,而少数接受健康养猪理念者,无论其饲养规模大还是小(与笔者密切合作的猪场存栏母猪从100头至4000头不等),只要做好必要的几种基础免疫,并采取真正有效的免疫调节措施(长期添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福源康A)而拒绝某些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流行做法的猪场,每头母猪可提供的健康商品猪可达20头或以上,饲养同样时间的商品猪上市体重多30斤左右,节省饲料30—40斤/头,商品猪屠宰率高3-4个百分点。因此,相同养猪量的业主之间,往往会有2-3倍的效益差异。根本原因不在于猪价,而在于产量,而产量的差异在于管理水平,后者又与观念直接相关。如果没有正确的健康养猪观念,在现时如此复杂的猪病压力下(在可以预见的数年内,此种压力会有增无减),要想达到养猪赚钱的目的实非易事。
此外,在传统观念中,我国大多数养猪业主往往在猪价好时,精神亢奋,舍得花钱,在饲料、药物及相关管理措施中加大投入,在猪价差时则相反,能省钱的地方尽量省钱。这其实是个十分严重的心理误区,错误的根源在于把在同一饲养周期内可能由于生产性能不同而导致差别较大的“饲养成本”和在非垄断状态下无法左右的“产品售价”两个完全独立的事件混为一谈,只要稍加推导就可以得出一目了然的结论:即在猪价好时,用有效益的措施可以多赚钱,不用则少赚钱;而此时用无效益的措施会少赚钱。在猪价低时,用有效益的措施可以少亏钱,不用则多亏钱;而此时用无效益的措施则会亏更多的钱。因此,无论猪价如何,对饲养业主来说,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选择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的措施和方法,选择真正有功能且产出投入比至少大于一的产品,而绝不能凭情绪化的心理状态来决定某项技术措施的取舍。
综上所述,从根本利益来说,养猪业主与其把精力放在关注无从把握的生猪价格上,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生产性能上。树立健康养猪及计算成本效益的正确观念,把握好这几年生猪供给量大幅下滑的重要时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相同饲养规模情况下为社会多提供无药残的健康猪只,才是应对猪价起伏无常获取最大利润并为社会安定繁荣作出贡献的根本对策。茶余饭后,静心回味二千多年前的先贤教诲可能会在迷惘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责任编辑:骆曜华